千年古镇。有龚滩、龙潭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后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龚滩古镇。邱洪斌摄
龙潭古镇一角。资料图片
乌江画廊。龚滩至万木60公里的乌江段是重庆市市级风景名胜区,清代诗人翁若梅曾赞“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
乌江画廊。资料图片
世外桃源。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意境相似的桃花源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桃花源景区。资料图片
民族风情。有土家摆手舞、酉阳民歌、酉阳古歌、酉阳面具阳戏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家摆手舞。吴娅敏摄
红色经典。赵世炎同志故居、南腰界革命根据地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赵世炎烈士铜像。资料图片
南腰界革命根据地。资料图片
绿色生态。森林面积全市第一,被誉为重庆“肺叶”和“凉都”,是首个“中国气候旅游县”。
丁市镇境内,青山如黛,云雾缭绕。陈碧生摄
宗教文化。在酉阳的万木永和寺与王羲之《兰亭序》同时代,是重庆最古老的佛刹之一,龙头山历史上与梵净山齐名。
永和寺。资料图片
传统村落。有31个中国传统村落,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传统村落提督寨。资料图片
最美梯田。花田乡“齐何二岩”梯田被誉为“高盖水村、云端花田”。
花田梯田。资料图片
万亩草原。在菖蒲盖有万亩高山草原。
菖蒲草原。吴翠仙摄
同时,酉阳以中国武陵文旅峰会的举办为契机,加快酉阳旅游建设,“以点带面”来推动酉阳,乃至整个武陵山区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持续挖掘保护良好生态和厚重人文,全力打造全域桃花源旅游升级版。
良好生态是酉阳旅游的“维生素”,厚重人文是酉阳旅游的“基因库”。经过普查,全县共有处旅游资源单体,含8大类22亚类。
风景如画的酉水河镇河湾村。陈碧生摄
生态和人文资源在酉阳相得益彰、相互交融,酉阳将全力把生态人文资源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全力打造全域桃花源旅游升级版,展现处处是美景,一处一风景、随地可旅游的大美酉阳,推动酉阳文旅事业以及渝东南武陵山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助推酉阳旅游走出去、引进来。
规划了10平方公里桃花源新城,努力把桃花源新城建成服务文旅融合发展的城市会客厅、旅游服务中心,打造全国著名旅游县城;
建设中的桃花源新城。赵伦德摄
积极推动渝湘高铁重庆黔江至湖南吉首段开工建设,构建连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最便捷的铁路交通主轴,使其成为与长株潭城市群、海西经济区交流的主通道,建成武陵山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集散中心和农旅产品交易中心;
积极助推酉永高速公路小坝至花田段开工建设,推动全线开工,确保桃花源景区、桃花源新城、菖蒲盖景区高效连通,全域实现城景通、景景通、城景一体化;
积极推进我县桃花源旅投集团投融资改革创新试点,形成“1大旅游集团,20家实体型、成长型、盈利型公司”发展新格局,助推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
助推武陵文旅联动协调发展,构建区域共荣发展格局——
景区互惠。我县联合联盟区域内A级旅游景区互游互惠,组织民间手艺人开展手艺交流与互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促进武陵山区民间手艺传承与振兴;
村民在苗绣非遗工坊绣制产品。资料图片
游客互推。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到重要客源地城市进行巡游推介,共建共推武陵文旅区域品牌;
信息共享。有效整合联盟区域内旅游、交通等信息,共享“互联网+智慧旅游”服务,为武陵山区域文旅消费精准导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