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斌欧阳跃军
湘西地区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通道转兵纪念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受降地、杂交水稻发源地和精准扶贫首倡地均位于湘西地区。近年来,得益于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湘西文旅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客观而言,湘西文旅发展仍存在着挖掘保护力度不够、协同发展效应不明显等问题,红色文化旅游的影响力、知名度和贡献率等亟须提升。抢抓当前国家“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湘西地区应深耕湘西红色文化,打造精品红色湘西旅游线路,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助力湘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打造湘西红色文旅走廊。以张吉怀高铁为轴心,以张花高速和包茂高速为侧轴,以张家界、自治州、怀化、邵阳等为节点,打造“北起张家界桑植,中接湘西永顺,南延怀化通道”的红色文旅走廊,覆盖区域面积约8万余平方公里,沿线辐射湘鄂渝黔40余县(市、区),串联湘鄂西苏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等红色文旅资源,以及武陵源、老司城、崀山、梵净山4个世界遗产地和土家、苗、侗、瑶族4大少数民族聚居地,叠加雪峰山、武陵山优质自然旅游资源,突出“革命足迹”“长征之路”“抗战文化”“伟大变革”4大红色主题,奋力打造湖南红色文旅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湘黔边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加强湘西红色文化资源抢救性保护和挖掘。做好红色资源的调查、认定与保护,在原有已掌握红色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大湘西红军长征的史实考证、史料收集和文物资源普查登记,进行长征革命文物的标识标记,加大对濒临破坏的长征主题革命文物的抢救性维修保护。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展示手段,结合场景体验、情景模拟、影视展演等推动红色文化活态化、场景化。运用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