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环球网」
9月24日晚,年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和第十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海外媒体行”走进贵州铜仁,受邀的25家权威媒体及商会代表一同前往北纬27.5最完整的原始植被区——梵净山。
“刚到这里,就觉得很有仙气,四处弥漫着静心感觉。”这是央视网记者白玉清第一次到梵净山后的感受。
据讲解员陈佳敏介绍,梵净山位于铜仁市江口县,海拔米,总面积平方公里,系武陵山脉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地球同纬度上原始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唯一一颗“绿色明珠”,素有“弥勒道场的美称”。欧华联合时报社长,总编辑吴敏说道,“当时只是听介绍,对梵净山概念很模糊,直到亲眼见到描述的场景,才觉得震撼。不同于其他山峰,梵净山的山峰具有一种曲线美。”这里森林树种有种,陆栖脊椎动物种、两栖动物34种、鸟类种。“中国鸽子花树”珙桐、“地球独生子”黔金丝猴、大鲵、白头长尾雉、红腹锦鸡、禽鸟鸳鸯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同风凰山、红云金顶、蘑菇石、金刀峡、万卷书、太子石、云海林涛、佛光云瀑等自然景观形成了梵净山独具特色的生态王国。
“我刚到山脚下的时候,只是觉得这里植被茂密,郁郁葱葱,没觉得什么特别,直到坐索道到达山上,看到两座金顶为之震撼。”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封兴良说道,“在多米高的山上修建庙宇建筑,我想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在这么高的地方,建设这么好的殿堂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据了解,国务院于年确定梵净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被联合国列为一级世界生态保护区,年,梵净山成功申遗和创建了国家5A级景区,同年7月在巴林麦纳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在景区工作了五年的讲解员陈佳敏说,申遗成功后的景区得更有意义了,这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据了解,为应对旅游旺季客流量高峰期间的服务维护,当地从7月份便开始成立了维护专班,抽调出部分员工开展起游客分流和旅游市场专项的整治工作,目前该项工作仍会持续到国庆节之后。
大量的旅客造成了大量的服务人员缺口,外出务工村民开始陆续返乡振兴,从而有效带动了区域消费经济的持续性增长,目前江口县服务业占比达就业总类占比的80%。
梵净山生态负责人雷永强向媒体介绍,申遗后梵净山景区严格按照世界遗产标准进行管理。在不影响梵净山原始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凭借合理的资源规划来确保良性生态链的可持续发展。
西班牙侨声报执行主编逄锦华认为,梵净山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相结合,一方面为生物多样性的有序维护提供场地保护。另一方面,在本地化乡民就业范围的从农业向旅游业转型与当地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服务业转型。依托于梵净山区旅游业开发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实现乡村振兴助力贵州铜仁共同富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