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一座城
在北方时,总是莫名想念南方的香樟。如今每天从香樟树下走过,恍惚间似乎回到高中那段青春飞扬的日子:窗外便是一棵大大的香樟,浓荫覆地、枝繁叶茂,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四季常绿,总给人以清凉和希望。
锦江河畔一座城,冥冥之中一份缘。
年,初入铜仁,在铜仁地区民族中学上高中。坐大巴车从沿河到铜仁,七至八个小时。高中,知识储备量最丰厚的时候,敏感、细腻而孤独,在乎着也害怕着所有的温暖、伤害和远离。相约去爬文笔峰、架梁山,站在山顶,看城市尽收眼底,喊出烦闷、叫出理想。用着翻盖或按键手机,MP3、MP4听着歌,QQ里聊着天,金滩尚在开发中。我们见证着尘土飞扬的原生态操场,变成了塑胶跑道;操场,见证着我们的奔跑和成长。那时的我们或许憧憬着“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年华不尽,我们不分”。而我们终究告别,只是偶尔怀念。
年,大四,返校实习。到北京坐T87次列车,12个小时,在玉屏站下车,转铜仁。高中母校依旧在电大旁边,一进校门依旧能一眼看见爱奥尼柱长廊,同样的学校、同样的班级和教室、同样的香樟树下,站在讲台上看着教室里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有一点物是人非。校门口的喜多多超市依旧开着,小十字、大十字依旧是逛街购物的最佳去处,金滩已经发展成了批发市场,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不断变化、更新,多功能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变化的见证者和受益者。街道上熙熙攘攘,行人神色匆匆。车水马龙,灯火阑珊,一阵阵喧闹。
年,正式到万山区上班。沿河到铜仁市(现在的碧江区),全程高速,2.5—3小时。高中母校搬了,大十字开通了地下购物商场。高速、高铁、火车站、机场,交通更加便捷,铜仁跑出了“加速度”。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年年初相约去了一趟梵净山,红云金顶、蘑菇石、老鹰岩,美不胜收。
万山区也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长卷铺展绘新图,万山红遍绽芳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交通疏导能力有效提升。各单位、学校、医疗、超市等配套设施逐渐健全;万和星城、香悦公馆、金鳞半岛、仁山公园等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朱砂古镇、彩虹海、木杉河公园、瓦屋油菜花等成为一道道靓丽风景线。
回首十余载春秋,看今朝诸多成就,盼明日续写新华章。
办公室窗外有一棵小香樟树,在此时的人间四月天里长出嫩绿新芽。
“一棵树的生长,一座城的变迁,一种精神的沉淀”。
(田素霞)插图为资料图片
精彩回顾
原标题:《我家是铜仁|一棵树一座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