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梵净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示范区。”8月26日,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贵州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发布会铜仁专场上,铜仁市政府副市长邱祯国对梵净山保护管理和铜仁的文化旅游情况作了解答。邱祯国说,梵净山在去年7月成为了中国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贵州唯一一个独立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在去年10月成为了国家5A级景区,是铜仁最靓丽的名片。保护好梵净山是我们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都十分重视梵净山保护。年成立了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稳步持续开展。特别是申遗成功以后,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梵净山保护管理的重要批示精神,把梵净山保护管理工作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志刚书记、贻琴省长以及有关省领导亲自实地调研、亲自专题研究、亲自安排部署。铜仁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狠抓落实,昌旭书记、少荣市长既挂帅又出征,针对梵净山保护管理召开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会议以及开展的实地调研多达53次,梵净山保护管理工作扎实有力推进。在保护思路上,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保护为核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梵净山,形成了“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保护区内做减法、区外做加法”、“山上做吸引力、山下做生产力”的保护管理思路,建立了以管理体制改革、多规合一、行政区划调整为抓手,以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生态补偿和原住民生活改善、景区旅游管理、资源整合为协同的“七位一体”工作架构,实现保护管理常态化开展、长效化推进。在体制机制上,省委、省政府下放了梵净山管理体制,由铜仁市政府承担保护管理工作。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七个工作组,系统推进梵净山保护管理工作。在保护规划上,将梵净山申请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省级试点,加快推进以《梵净山区域国土空间规划》为核心的“1+N”规划体系编制,实现“多规合一”,从根本上解决遗产地内各类规划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等问题。在保护措施上,严格执行《梵净山保护条例》、《锦江流域保护条例》,对世界自然遗产地范围实行分区管理,对区内所有建设、生产、经营等活动实行最严格管控,开展梵净山保护“绿盾”行动,挂牌成立市检察院梵净山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室,坚决查处一切破坏梵净山自然生态的行为。在旅游管理上,推行全网实名制售分时段票、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严控景区游客数量,健全完善部门联动协作、信息共享、管理会商等机制,确保梵净山景区良好的秩序和形象。此外,行政区划调整、原住民生活改善、资源整合等工作扎实有力推进。现在的梵净山,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区内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一级标准,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12-18万个;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一类水质;森林覆盖率稳定在97%;黔金丝猴、珙桐、冷杉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环境均得到有效保护。梵净山是贵州铜仁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我们会倍加珍惜、精心呵护,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好她,让这片千姿百态、神奇秀丽的生态孤岛生生不息、永续繁衍,让梵净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示范区。邱祯国还介绍了铜仁文化旅游的相关情况。铜仁拥有着独特、优良、丰富的山、水和生态资源,是贵州省委定位的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全力打造文化旅游胜地是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举措。铜仁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从历史文化上看,铜仁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少数民族人口占70.45%,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市拥有1个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8个国家级、7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处文物古迹。铜仁还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诞生了周逸群、旷继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年10月,由贺龙、关向应等率领的红二军团和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等领导的红六军团在印江木黄会师,孕育了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创建了黔东革命根据地。从自然生态上看,“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山是铜仁的根,水是铜仁的魂,绿色是铜仁的本底色。铜仁森林覆盖率达65.2%、居全省第二,开门能见绿,推窗可见景;境内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级地质公园2个;境内山环水绕,河流总长公里,县县有穿城秀水,乡乡有青山绿水,村村有田园山水。从发展态势上看,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43.6%;接待旅游总人数万人次,增长40.6%;入境游增速连续四个季度位列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实现旅游收入亿元,同比增长35.7%;接待游客万人次,增长28%;接待入境过夜游客4万人次,增长.8%。梵净山景区“一票难求”、“一房难订”,朱砂古镇、苗王城、石阡温泉、思南温泉、碧江乡村旅游等持续升温,全市文化旅游业持续井喷。从对外影响上看,今年2月,梵净山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年全球最值得到访的28个旅游目的地之一,排第三位,是中国唯一入选的景点;今年6月,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铜仁成功举行,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当前,铜仁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聚焦打造山地旅游和多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胜地,坚持“市级抓龙头品牌、区县抓精品景区、乡镇抓特色亮点”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一带双核”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狠抓文旅产业成规模上档次,推动实现由文旅资源大市向文旅产业强市转变。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郭进见习记者周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