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晨声音《地藏菩萨本愿经·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音乐制作:二东

时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

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

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

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否?

无毒答曰:实有地狱。

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

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

-《地藏菩萨本愿经》-

文/清净

前几天,杨晨把他录好的《地藏经》发我,他说:“我是按现代汉语普通话念的,也不是很懂。希望所有人,不管懂与不懂,先慢慢接受它,然后了解一些佛法吧。”

以音声为佛事。

杨晨与中普陀寺结缘,最早是在年的春天。因为杭州的木马剧场掌门人依兰女士邀请寺院开山芳振法师来都市传播佛法,主持人杨晨在寺院初见师父,感受师父所说“百无禁忌”的尺度。后在剧场,从杨晨的一出诗剧独白:唐朝辩机与高阳公主的故事,到师父讲述玄奘法师“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昂昂志气;从杨晨缓缓读出《心经》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文字之美,到师父娓娓道来如何真正在生活中落实“自色证空”的修行要义……

师父没有准备任何文稿,一个多小时和杨晨独演的诗剧进行对接,即兴发挥中与现场的声、色、光融为一体,一场独特新颖且有高度具广度的剧场效应,让多是80后、90后的文艺青年们深深领略到佛法的艺术魅力。这就是《红尘梵宇》的缘起。师父说:红尘中人,心系梵宇,就是一场从外境转至内心的修行之旅。

每个人遇到佛法,到对佛法产生兴趣,可能都有自己的契机。在佛法里寻觅答案,寻求解脱,寻找慰藉,渐渐深入。

杨晨:一个月前,母亲病危,很多朋友都建议我读些经文。于是有缘,读、并录了这版《地藏经》。

四年前认识杨晨,听他读的《心经》,好听。但当时笑对他说:“好像你念《情爱长安》的台词更走心哦。”而这回,晚上十点多,静静的夜里听他在幽幽的音乐背景中一字一句读着经文,感受到那声音特别地实诚。

杨晨:母亲一月走了,也是因母亲与此结的缘,也回向给她老人家。

《地藏经》强调众生的因缘业报,还讲述了婆罗女、光目女救度母亲的故事,因此被称为佛门“孝经”。杨晨在这特殊的时节读此经,专业的发音中克制着悲伤,平稳的语调中深藏着情感,自是不同往日。

杨晨:很多朋友晚上失眠,睡不着的时候喜欢听经文,这个送给你。

以音声为佛事。从各个角度领略经文的美,透过经文更进一步领略佛菩萨的智慧,然后回到生活本身。如同有人在杨晨的平台中留言:“第一次念地藏经的时候,便觉得非常喜欢这部经文,一气呵成念完。而且地藏经也是让逝去亲人远离苦难的经文,感谢杨晨,你的声音让我感到内心的平静。顶礼大慈大悲地藏菩萨摩诃萨。”

为什么学佛?学佛的大慈大悲,学佛的大智大勇,学佛的境界广大无垠,学佛的圆通处处无碍。如果在这里能感到佛法带来内心的改变,如果在一路修行中看到生活中的成长,才真正叫学有所用吧。

其实这篇文章的缘起是因为平台的美编阿卡对我说:人与佛结缘,最后还是会回到人本身,才会引起人的共鸣……于是有了此文,粗略地做一些梳理。诸法因缘生。

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至忧忆悲恋。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

鬼王言毕,合掌而退。婆罗门女,寻如梦归。悟此事已,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萨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地藏菩萨本愿经》-

美编:阿卡

责编:清净

图:赵治民绘地藏菩萨相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