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光疗仪的作用 http://m.39.net/pf/a_9212918.html?ivk_sa=1024320u

□马长军

近日,开馆仅10余天的陕西考古博物馆内,有多处展陈装置被游客破坏,展厅内陈列着一些切成立方体的土块上存在明显的人为划痕。另一件西汉时期的彩绘漆箱复原品上,也有触摸后留下的指纹印。更荒唐的是,馆内的千年地裂喷砂遗迹,竟然成了某些人的“告白墙”,上面满是涂划痕迹。据该馆讲解员介绍,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5月12日《华西都市报》)

博物馆内的展品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文明记忆,却遭遇某些游客的不文明对待,实在令人痛心。必须追究损害文物古迹的游客责任是毫无疑问的,但类似游客毁坏古迹的事件并非孤例,前些天不是还有游客使用登山手杖在“梵净山金顶摩崖”石壁上刻字的事件吗?近年来,在长城墙砖上刻画“到此一游”,被媒体披露的事件就有好几起。每到旅游旺季,游客不文明行为一再上热搜抢头条,不文明低素质的“个别”游客,其实不在少数。

文明旅游年年宣传,“温馨提示”处处都有,“警示”“警告”也都用上了,责任追究也不能说不严厉,高额罚款、行政拘留、刑事拘留乃至判刑的不时就见诸报端,可是,不文明游客还是一再地鼠一样冷不丁就冒出头来。这种游客真的“不懂规矩”是法盲?我看不见得,他们就跟闯红灯、超速驾驶不守交通规则的司机一样,一不留神就忍不住“越线”,要是知道自己在监控之下,没有机会逃避惩处,往往就老实多了。

指望游客自觉文明是靠不住的,事后的责任追究有时候却于事无补,就像这次陕西考古博物馆展品受损,“破坏是不可逆的”。显然,做好事先的展品安全预案才是关键,比如举办展览的博物馆,必须能万无一失地确保游客不能触碰展品,重点文物古迹必须有监控、有隔离设施,或者有专人现场维护,措施切实可行,游客只能秩序井然地文明参观,根本就没有机会“搞破坏”。

据了解,有些地方对游客开放的文物古迹,还邀请了专业的保险介入,相关保险公司也会对展品的安保措施提出严苛的要求,只有这样,文物古迹才能避免不文明的触碰破坏,也降低了展品遭遇其它意外的机会。

不客气地说,文物古迹被损坏,仅仅追究不文明游客责任是不够的,主管或者主办单位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个责任也有必要予以追究。痛定思痛,希望各地相关部门都能事先把文物古迹的安全维护预案做好,不只是把规则告知游客,更要有执行规则的措施,让某些游客不文明的意图彻底打消,让游客在可见的规则中培养文明素质,让历史的文明通过游客的文明得以传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