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妻子早晨从镇远出发,一路向北,沿着高速公路去铜仁方向,中午到了梵净山。对于梵净山,我了解的并不多,最早知道梵净山是因为它的名字有一点佛教色彩,后来知道它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几年随着它的申遗成功,梵净山一时名声大振。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属于铜仁,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自然保护区内有两座海拔两千五百米左右的大山。一座叫凤凰山,海拔米,那另一座就是梵净山,海拔米。虽然梵净山没有身边的凤凰山高,但是梵净山要比凤凰山出名的多。
名山大川的气象确实非同一般,来到梵净山下,我感到这里的气场非凡。我们乘坐景区的旅行中巴车开始上山,这段路程有几十公里,全部是惊险的盘山公路。上了车我们就钻进了雾里,然后中巴车绕着山开始转儿,像陀螺一样转来转去,迷迷糊糊,车窗外是白白的雾气,什么也看不见。我真佩服中巴车司机的驾驶技术,只感觉一辆车跟着一辆车,看到的就是前车的车尾闪着红红的灯光,还有从山上下来的中巴车与我们的车擦身而过。就这样,我们走了半个多小时,妻子晕车晕得很厉害,闭着眼睛,一副很难受的样子,我也感到很不舒服。
到了山上的停车场,我们下车随着人群开始排队乘坐索道车。原来这是梵净山索道下站,问旁边的工作人员,得知这里的海拔有多米,我们还在梵净山的半山腰上。乘上索道车,我们又钻进了云雾里,这一次是大雾弥漫,我有一种乘飞机的感觉。这条索道也很长,做了近二十分钟,它的垂直海拔也在米左右。到了索道上站,妻子因为晕车和乘索道车,折腾得实在受不了,她放弃了继续登山,在这里一个小茶室坐下来喝茶。
我一个人开始登山,从索道上站到蘑菇石是一条新开辟的山路,有级石阶,垂直海拔多米。梵净山这一段海拔在米以上,山上遍生野杜鹃,野杜鹃花还没有开,枝干上冒出嫩嫩的叶。杜鹃林中鸟儿唧唧喳喳叫着,雾气笼罩,但是天光发亮,云雾在头顶快速流动。我奋力登山,累得满身是汗,喘着粗气,不停地数着脚下的石级,增强自己的信心。用了四十分钟,终于数到了个数,转过一个山头,我看见了蘑菇石。
这是梵净山三座高峰之一,山顶有很多天然形成造型奇异的风化石,好像是人力所为,其实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些大大小小的层层叠叠的风化石是如何形成的,似乎成谜。它青黑的颜色,形似蘑菇,状态很富有禅意。这里是一个独特的景区,高天流云,周边的山景时隐时现,山下不远处是一片庙宇,庙宇的前方是老金顶,老金顶上的燃灯殿有时也能历历在目,只是那座梵净山标志性的景点新金顶还藏在云海里。
从蘑菇石走下去,那一片庙宇就是承恩寺,这是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寺庙,位于新金顶和老金顶之间。我走进承恩寺天王殿,在寺庙里暂短休息调整,下决心攀登梵净山最美、最神秘、最有代表性的新金顶。这新金顶可不是好登的,我站在承恩寺大雄宝殿前,眼望着那座深埋在云雾中,至今还不肯与我见面的新金顶,心中充满向往。那云雾一直遮住山头,这新金顶有多高不知道,只见登山的石级路在半山腰隐匿在云雾中了,这条石级路简直就是天路。
这新金顶是一座高高耸起的孤山,这条石级登山路几乎是垂直的。我从山脚下开始登山,一开始山路很缓,走了一大段,然后就是垂直攀登,石级顺着青灰色的峭壁而上,峭壁上还长着很多灌木,我随着登山队伍,一步一步跟进。抬头还是看不到山顶,只有云雾在头顶上飘流。又走了三百个石阶,转过一个山岗,眼前一道天光把这座孤山分开,形成了两座山头,我这才看见新金顶的轮廓。
原来这山顶是两座山,像人的两个手指,紧紧闭笼,两座山顶上都有建筑群,而两山之间一座石桥凌空连接,这造型简直叫人惊叹。看到了山顶,我更是信心百倍,鼓足干劲向上攀登。我沿着左侧山的峭壁山路直上山顶,新金顶上建有两座殿宇分别建在两座山的山顶上,左面山顶上叫释迦殿,供奉着释迦牟尼,右面山顶上叫弥勒殿,供奉着弥勒佛,两山之间那座石拱桥,感觉是巧夺天工。新金顶上云雾飘飘,四周到处都是白亮亮的云雾,除了云雾什么也看不见,我仿佛身置天境。这梵净山是弥勒佛的道场,我仿佛走进了云天佛国。
从新金顶走下来,我沿着承恩寺右侧的一条下山路走回索道上站。梵净山这个季节还是有点湿冷,我走进了小茶室,妻子正坐在一个火炉旁喝茶,炉火红红的,茶台上茶壶冒着热气。我要了一杯热茶,喝到嘴边,浓浓的茶香扑鼻而来,这是今年新采下来上好的梵净山古树红茶。我看见茶室墙上的一副诗联,会意地笑了。只见上写道:“十里锦江水,梵净山上茶。山高云雾漫,茗香满天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