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中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同时也是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认定的世界自然遗产。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是中国少有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中国五大佛教名山。梵净山是贵州最独特的一个地标。

梵净山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峰,它不仅是乌江与沅江的分水岭,而且还是横亘于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四省(区)的武陵山脉的最高主峰。

通往主峰老金顶的山巅道路边,奇石密布,云雾缭绕。

万卷经书,风光独特。

蘑菇石旁仰望老金顶,云蒸雾罩,变幻莫测。

梵净山的形象大使蘑菇石,其名字就如形象一样,上大下小,酷似蘑菇。高约十米,亭亭玉立,看似一触即倾,其实已经在风霜雨雪中岿然屹立了10亿年以上。

蘑菇石旁远眺红云金顶,一片白茫茫的云雾之中,偶然露出一个模糊的轮廓,引起游客们一片惊呼之声。

忽然之间,云开雾散。整个红云金顶清晰显现眼前,金顶上寺庙历历可见。

释迦殿、弥勒殿在红云金顶上,始建于明朝,左为释迦殿,右为弥勒殿,中为金刀峡,天桥横跨峡上以沟通两殿。庙后各有一巨石,一名晒经台,一名说法台。

红云金顶拔地而起,垂直高差达百米。远望如一个高高竖起的拇指。山峰上半部分一分为二,由天桥链接,两边各建一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弥勒佛。

攀铁索而上红云金顶,四面悬崖峭壁、一路古庙摩崖,主要有明万历元年的《道院》、清康熙52年的《天桥功德碑》等。中途经过灵官殿、龙头石,观音洞。

云海波涛,变幻莫测,天风浩荡,虽属盛夏亦觉清寒彻骨。

架于金刀峡之上的石拱桥,凌空千尺,极为壮观,桥面宽1.86米,长5.41米,拱跨5米,始建年代应当与释迦、弥勒殿同。

红云金顶远眺老金顶,主峰呈现巨大卧佛形状。山脚为承恩寺,俗名上茶殿,正殿三间,门额阴镌“敕赐承恩寺”5字,两侧配殿8间,仅存部分残墙,现仍在重建中。

一阵风来,老金顶又消失在白茫茫的云雾之中。梵净山的风光就是这么神奇。

横看成岭侧成峰,下了金顶,回头再看又是另一番模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