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境内,是武陵山脉主峰,遗产地面积.7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39平方公里。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为:梵净山满足了世界自然遗产第十条(生物多样性)标准,展现和保存了中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

年10月,梵净山经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名录;年1月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梵净山成为中国政府年唯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年10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到梵净山实地考察,对梵净山自然遗产价值和较高的保护管理水平给予肯定。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年5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技术评估报告,认为梵净山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第十条(生物多样性)标准和完整性要求,建议梵净山按照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要求补充有关资料。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协调,明确由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铜仁市人民政府组成工作组,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并于6月23日组成工作团赴巴林参加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经多方不懈努力,最终大会审议通过,梵净山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年7月2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梵净山成为我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是贵州省继“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中国丹霞”——赤水、“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之后第4处世界自然遗产地,也是贵州省首个独立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至此,贵州成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