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梵净山,想必大家多少有耳闻,梵净山是中国5A级景区、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可说是来贵州必打卡的景点。凡尔赛宫非常美丽,但很多人都忽略了,其实凡尔赛宫脚下有一个少数民族村寨叫寨沙侗寨,简单地说就是我国少数民族侗寨,这个村寨不大,但很有特色,我个人认为,如果有一天来到凡尔赛宫,不妨抽点时间来这里看看夜景,绝对值得一游。在共享侗寨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侗族,侗族是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之一,以农业为主,多种水稻,而且纺织技术较好。目前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以及龙胜和融水侗族自治县等地,与许多侗寨一样,寨门、广场、钟鼓楼、农家乐64座二层吊脚楼都是该寨的典型建筑,但寨沙侗寨又有许多不同,整个寨青山环抱,掩映在茂林修竹中,仿佛世外桃源。进入寨沙侗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寨门,一般侗族寨门都是四柱、六柱或八柱构架的;有一间、两间或三间大屋的;有与寨门无关的;有与鼓楼相连的。门通常是两个,其余的用木板装饰。木栅的高度,是一尺多,也就是两尺多。寨房顶上,有些是盖瓦,有些是盖杉树皮;寨房顶上的侗寨大门很高,6层高,6根柱子,它多侧面地反映了侗族传统文化的特色。沿青石板路蜿蜒漫步,百步之外,豁然开朗,圆圆的孔雀般的广场像开了一扇窗,广场一角矗立着侗寨的标志性建筑——钟鼓楼,旁边是几株百年树龄的名贵楠木——金丝楠,苍老而虬劲,景色别样。而侗寨钟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核心,这种钟鼓楼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国内最大的侗寨钟鼓楼是从江鼓楼,有“侗乡第一鼓楼”之美称。并且这座鼓楼以杉木为主体,采用多柱结构形式,不用一钉一卯榫,雕梁画栋,整座建筑内外都是精雕细琢,栩栩如生。实际上,鼓楼现在相当于村中心,当年村委会在这里商讨村里的大事情,还有一些演出也会在鼓楼前广场举行。而在侗寨中,一般是先建鼓楼再建侗寨,可见鼓楼在侗族人心中的重要性还是很大的。远看,村子依卧在梵净山脚下。山间的拱抱中,寨沙犹如慵懒的侗家少女,半依半揽,栖息在琼楼玉宇中。侗家民居,寥寥点缀,又不失祥和之气,或掩映于翠柏之中,或盘踞于小溪边,或独秀于田园四周,与不远处的大金寺、风雨桥遥相呼应,构成一幅自然和谐的乡村水墨画卷。夜色中的侗寨更是别具一格,屋内映出的是一种江南水乡的气息。虚与实,传统与现代,生态与休闲,勾勒出一幅风景如画,且有一户一景,游移于景物之间的闲趣。身临其境,给人以天有此景,人间难得几回游的感觉。另外,侗寨还有超多精品民宿,您可以在此漫步侗寨夜景,品尝贵州美食,观看篝火晚会,入住侗寨静静聆听鸟鸣和鸟鸣的景致。有一次,有人这样评价寨沙:说她“远似人间仙境,近如世外桃源”。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寨沙侗寨,依山傍水,人杰地灵。事实上,像寨沙侗寨这样的少数民族村寨,国内还有许多,正是民族特色的多元化,才造就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漫步寨沙侗寨,不必刻意地寻找风光,更不必刻意地感受侗族文化。由于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我们展现了本民族的特色,在这片土地上,有风格迥异的两层民间木屋,有广场左边耸立的钟鼓楼,也有几百年来一直屹立在钟鼓楼旁的金丝楠木,斑驳的石板小巷,小桥流水等等,都充满了故事,让每个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真正陶醉在斑驳的夜色中。不知大家有没有看到侗寨?还是有没有看过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请留言留言。作为一个行动不便的旅客,我希望我的文字和图片能为您平凡的生活增添一点温馨,也感谢与您相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230.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