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news/a_6205102.html

《书香长安》经典诵读

文字传递温暖声音抚慰人生

每一本书的存在,都不仅仅是文字简单的笔记,而是对人心、人性的冲击与显现。每一位欣赏者,都可以带着自己的心情和理解去解读,我们存在其中,既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

绘画师:解诗梵

《孤独是面镜子》

马浩

揽镜自照,有时会有种恍惚之感。面前之人,莫非就是自己?熟悉得如此陌生,亲近得如此渺远。不由一笑,若有所思。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朦胧的花,浓烈的酒,皎洁的月,浅淡的夜。如此充满诗情画意的夜晚,有三二知己多妙,偏偏人不在,茶已冷。李白选择了邀月对影。那份难遣的孤独,豪气盖不住,仙气隐不住,千年之后,我依旧能够感受得到诗人那份无奈的孤寂心境。

世间,谁人不曾遭遇过孤独?

其实,面对孤独的时候,正是直面自己、审视自己的上好时机。因为热闹的场面常常会融化人的个性。乱花渐欲迷人眼。此时,你或许知道身处何处,却未必清楚灵魂飘向何方?独处,我想就是一条寻找自我的不错捷径。

辛弃疾的《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人生或许就是在生活之中,不断地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不过,人们往往会被生活中的幻象所惑,正如明代陈继儒文曰:“饮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趋名者醉于朝,逐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醉之态如何?飘飘欲仙,忘乎所以,得意非常,解醒何其难。

当今社会,杂驳纷然。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没有什么不可用以炒作的。哥走了,姐来了,门未掩而常开……你方唱罢,我即登场,模煳了社会道德的底线。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失去了社会的道德底线,似乎是所向无不披靡。在这望花筒般的世界中,人们的脑袋不免有些迷煳、犯晕。“北”在何方?北斗七星似乎被五彩虹霓遮掩,隐约难寻了。

偶然想到《世说新语》中《赵母嫁女》的故事:“赵母嫁女,女临去,敕之曰:慎勿为好。女曰:不为好,可为恶邪?母曰: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在这个缤纷社会中,若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人,那么社会该有多温馨!

我想若要成为这样的人,不妨多给自己多一些独处的时间,让自己孤独下来,心平气和地面对自己的灵魂,反躬自问,还原本真,让自己清楚,世事皆有所为有所不为。

责任编辑:李怡丹

播出统筹:张欣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