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71020/5777853.html
12月11日,铜仁市举行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情况。据悉,铜仁市地处云贵高原东陲的武陵山腹地,喀斯特岩溶地貌广阔,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崎岖山地因素影响,气象要素年际变化大,灾害性天气较多。今年以来,铜仁市统筹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和救灾救助工作。应急指挥体系和体制机制不断健全,自然灾害防治协同联动持续向纵深发展,救灾救助和基层物资保障能力明显提升,逐渐形成了“防-抗-救”一体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应急指挥体系不断健全。制定《铜仁市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铜仁市较大及以上灾害事故快速响应工作总方案》《铜仁市汛期极端天气信息报送制度》等系列指导性文件,持续推进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和机制建设,着力创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指挥体系,形成自然灾害各类指挥部牵头抓总,各部门分工协作,市、县、乡、村、社会力量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市、县两级应急指挥中心实现气象、防汛抗旱、应急一张图、危化平台、视频中台、消防等数据融合,初步建成“功能全面、标准一致、衔接紧密、高效运转”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专业化指挥中心。聚焦信息报送、应急值守、资源共享、风险防范、应急准备等内容,与气象、水务、自然资源、林业、农业农村、消防救援等部门建立全方位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灾害事故协同应对能力,逐步形成了高效统一的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联动响应和应急救援机制,灾害防范和救灾救援一体化体系日益完善。灾害防范措施更加有力。强化极端天气预警预报和会商研判。运用自然灾害预警平台发送预警信息18.5万余条,利用移动、联通、电信通讯平台发布预警信息万余条,提醒广大干部群众及时转移避险。突出抓好汛期灾害防范。督促全市座水库、座重点山塘、处山洪灾害危险区落实防汛安全“三个责任人”。组织力量深入水库水电站、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灾害危险区等重点部位开展汛前隐患排查整治,累计排查隐患条,全部落实整治措施。压紧压实森林防火责任。优化完善五级包保责任体系,明确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名,落实梵净山、佛顶山、麻阳河等重点部位防灭火末端责任。组织名生态护林员持续开展“清山护林”行动和林区林缘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累计巡查护林余万人次,劝阻、教育违规用火起,排查整治隐患点处,发放和张贴“清山护林”相关宣传资料20.5万份。常态化推进防震减灾工作。修订完善《铜仁市地震应急预案》,编制《铜仁市较大以上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快速处置工作手册》和《铜仁市地震灾害应急行动清单》,进一步规范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流程。优化调整个地震宏观观测点,完成12个地震预警终端设备安装运行,结合人口数量和灾害点分布情况,着力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成避难场所个,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稳步提升。灾害应对处置科学高效。针对灾害救援和救灾救助我们修订了《铜仁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铜仁市低温雨雪凝冻灾害应急预案》。今年以来,铜仁市先后发生了1月中下旬的低温凝冻灾害、“4·2”风雹灾害、“6.18”洪涝灾害等较大规模灾情。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认真抓好会商研判和风险管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面投入应急救援和救灾救助,有序开展灾后重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全市共启动应急响应7次(其中防汛Ⅳ级响应5次,救灾IV级响应2次),组织召开防灾减灾风险研判会议4次,成功应对干旱灾害12次、洪涝灾害38次、风雹灾害32次、地质灾害4次,紧急避险转移群众1.44万人,转移安置群众人,投入冬春救助资金万元,救助受灾群众27.93万人。争取救灾救助资金万元,救灾物资.3万元,政策性农房灾害保险理赔户,理赔金额达.45万元,最大程度减轻受灾群众灾后恢复重建压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基础持续巩固。持续巩固乡镇“五个一”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向村级延伸,制定出台了《铜仁市村(社区)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建成村级应急管理服务站个,村级救援队伍支、人,村级应急指挥平台个,应急安全网与村(社区)综合网实现深度融合,个小型经营场所、个重要风险点有人跟有人管,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实现全覆盖,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持续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演练,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收录市级预案46个、县级总体应急预案12个,开展应急演练次,其中市级11次,县级61次,乡镇级次,参与演练17万人次,形成市、县、乡、村立体化救援体系。开展便携式卫星通讯与无人机图传联网指挥模拟演练12次,为灾害事故现场救援指挥提供可靠、便捷、高效的通信环境保障,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持续加大基层防灾减灾装备设备投入,以国债项目申报为契机,积极向国家申报基层防灾工程79个,资金需求38.37亿元;依据国家《“十四五”应急物资保障规划》,积极申报市本级、思南县、印江县、松桃县4个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库新建项目,项目申报资金万元。目前,全市已投入资金万元,建成村级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市、县、乡、村四级互联互通,打通了灾害预警、应急指挥“最后一公里”;建成1个市级、10个县级、个乡镇级、个村级物资储备点,储备32类47.87万件应急物资,总价值约万元。认真开展“5·12”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等宣传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多形式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和宣传教育活动,累计覆盖群众50余万人次,制作各类宣传品、视频.44万份(条),群众避灾避险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创建和“回头看”,持续推进防灾减灾“五进”活动,基层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加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尹洁编辑蔡茜二审杨聪三审朱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