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了近50万元,隔出了20几间客房,五一小长假就可以开门迎客了……”近日,当记者来到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团龙村时,村民柴华家的客栈装修已接近尾声。
柴华正在装修的农家乐
团龙村是从印江西上梵净山的必经之地,是西线“漫游”路上的“驿站”。
“团龙村由土家族、苗族构成,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至今仍沿袭着过年、哭嫁等民俗传统,是印江重点打造的民俗旅游村寨之一。”印江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孙泽清介绍道。
团龙村
虽然不是周末,但是记者看到景区的大门口也停了不少的车辆。沿着石板铺成的街道走进团龙,映入眼帘的是多栋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土家吊脚楼。老村长农庄、梵净山驿站、快乐驿站……曾经村民用来居住的楼房已经变成了游客的“落脚点”。
团龙村一角
“村里近三分之一的村民都发展了农家乐。”柴华告诉记者,周末来游玩的人比较多,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看着越来越火的旅游,去年他终于也“按耐不住”将自家的房子改成了客栈。“原本年初就可以完工的,但是受疫情影响耽搁了,现在正抓紧时间施工,争取在五一来个开门红。”
团龙村一角
而相比于柴华,已经经营了10年农家乐的柴恩强对于这几年的变化更是感受颇深。
“以前来吃饭的主要是本地人,现在外地来的越来越多。”柴恩强说,以前除了周末、节假日,平常基本上没有生意,如今平均每天都能接到2到3桌的单子。“今天就有人预定了三桌,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个7、8桌,一年可以赚个三四万块钱。”
柴恩强爱人正在准备客人预订的晚餐
而在印江,享受到旅游发展红利的村寨,团龙只是其中之一。记者在走访途中,就偶见离团龙村不远的大园址村村民李兴芬家接到了一个“大单”。
“来了19个人,我们家的七个客房全部住满了。”厨房里李兴芬正忙着给客人准备晚餐。
“我们是从贵阳来的,听朋友介绍说从印江也可以上梵净山,而且沿线景色特别漂亮,玩的景点也多,特别适合自驾游,所以趁着疫情缓解带着家人出来散散心、透透气。”游客谌亦海说道。
李兴芬开的农家乐
随着梵净山申遗成功,让地处武陵山腹地的铜仁市成为世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