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城市的喧嚣,在消费水平逐步上升的今天,人们对乡村“七八个星天外”的自然景色和“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更加向往,走进大山体验一晚特色民宿,成为时下不少游客的出行新选择。据携程年至年乡村民宿数据显示:过去5年,该平台乡村民宿数量从7万余间增加到近30万间,年均增速达60%;来自个三线及以下城市周边的乡村民宿订单量占比超越一、二线城市,从年的占比28%提升至32%。作为一种旅游新业态,民宿产业是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升级的重要途径。伴随着中国民宿产业历经20年的发展,过去10年,贵州民宿找准后发机遇,成为全国民宿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份。为探索中国民宿发展助力传统景区焕新的新策略新路径,共建民宿交流合作机制。3月19日,年第2届中国民宿产业发展大会暨首届安顺民宿产业发展大会召开,文旅民宿业政产学研代表余人齐聚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以安顺黄果树为剖析案例,助力景区焕新、赋能民宿发展。为激发乡村旅游市场更大的发展动能,进一步发挥民宿在贵州旅游产业化进程中的独特价值,贵州年发布出台《贵州省乡村旅游客栈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贵州省乡村旅游经营户(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等一系列规范标准。此外,还梳理了首批民宿政策清单,围绕民宿服务质量标准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助推民宿产业快速发展。在尧珈民宿品牌创始人郭水尧看来,贵州景观的稀缺性,是让项目落地、有信心做好高品质民宿的直接动因。“在安顺做‘凡舍’之前,我们来到黄果树考察项目,看到这里有巨大落差的峡谷、超长的斜拉桥、美丽的瀑布,以及天气好时成片的云海和壮丽的日升日落,20分钟不到就决定做。”匠庐·村晓民宿。受访单位供图郭水尧告诉记者,尧珈品牌的第三家民宿——尧珈·瀑布村也即将开业,并延伸民宿产业链,打造集露营、房车、观光、徒步、采摘等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内景区运营模式。在安顺其他地方,郭水尧还看中了新项目。“安顺会成为尧珈在西南地区发展的大本营,除去基础设施的进步,‘政策环境越来越好’是最大的推动力。”民宿产业在贵州发展的这些年,除了在一定程度上焕新传统景区,还赋能了当地乡村发展,唤醒了乡村的“青山绿水”,把“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尧珈·凡舍民宿。受访者供图贵州的另一张民宿名片——梵净山脚下的江口县,既有可远眺红云金顶的“群山之心”,还有挂在太平河畔的“想宿·屿白”,有分布在云舍土家村落的“姑苏小院”,更有深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梵静山舍”,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备受游客青睐。“人们被压抑了三年的消费补偿、健康补偿、空间补偿需求,让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走进绿水青山,享受惬意生活。”贵州旅游协会副会长、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原院长张晓松认为,发展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既保护了文化,又发展了旅游,也增加了群众收入,以民宿为代表的兴起的度假旅游不仅将极大赋能贵州乡村振兴,也为贵州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带来了重新定价的机会。游客在尧珈望瀑民宿看景。受访单位供图随着以乡村民宿为载体的周边游、“微度假”成为旅游市场的新潮流,原本闲置的山村农屋经过改造,变成一栋栋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让游客在享受更高品质的乡村游的同时,停留在乡村的时长也不断增加。据携程平台数据显示,从年至年,游客乡村游的平均停留时长,从1.3天增加到了1.55天,增加近6小时,以乡村民宿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品供给的增加,成为推动乡村旅游火热的重要助力。游客在化屋村花都里民宿阳台阅读。袁德志摄(贵州图片库发)“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以旅游度假来赋能贵州乡村振兴,要有鲜明主题或文化和独具特色的体验,有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保障,把美丽乡村变成游客远方的家。”张晓松说。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江南姜雨熙视觉/实习生明雪编辑/彭芳蓉二审/赵相康三审/黄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618.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