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蘑菇石属于变质岩。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变质作用就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等地球内力作用下一种岩石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岩石的过程。梵净山便是它的杰作。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系武陵山脉主峰,是中国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蘑菇石是梵净山著名景点之一。
蘑菇石的美相比它的形成过程,真是小巫见大巫。它是在周围碳酸盐岩中异军突起的变质岩代表作。
2亿多年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尚是一片海洋,海洋中的生物碎屑及其他颗粒不断堆积形成碳酸盐岩。随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中国南方崛起成陆地,大量碳酸盐岩也露出地表。这些碳酸盐岩极易被水溶蚀的特性,成就了这里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贵州便是它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在碳酸盐岩为主的陆路上,梵净山的隆起,则打破了碳酸盐岩垄断的这一格局。梵净山外围的碳酸盐岩,在隆升中逐渐被水流溶蚀,山体真容得以露出。梵净山的主体,是一种与碳酸盐岩完全不同的岩石,即变质岩。
梵净山的变质岩形成于距今约8亿年前,只是深埋于地下,不曾被人知晓。梵净山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经历了多次的造山运动,直至拔地而起成为武陵山之巅。以山顶为中心,梵净山的山体呈现为中间突起、两头收窄的孤峰形状,犹如一座碳酸盐岩海洋中的变质岩孤岛。变质岩不易被水溶蚀的特点,让这些变质岩山体有了如今梵净山金顶、蘑菇石、老鹰岩、万卷经书……等等地质奇观。
蘑菇石景观就如它的名字一样形象具体。蘑菇石上大下小,形似蘑菇。高约10米,有10亿年以上历史。
蘑菇石的形成,首先它经受风、水、生物等对岩石的破坏,其次各种外力在运动状态下对岩石及风化产物又产生剥蚀作用。剥蚀作用在破坏山岩外表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山岩表面的形态,最终形成蘑菇石。梵净山的蘑菇石的天然美妙姿态,是许多画家、摄影家的作品题材,也让众多游客为其慕名而来。
梵净山蘑菇石,既是变质岩的杰作,也是贵州标志性景点。如果你也喜欢,就来这里观赏这一地质奇观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