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秋阳高照。印江自治县新寨镇亩团山茶园基地茶树冒出新芽,一片挨着一片。贵州印江福茗茶业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代泽顺正在检查茶园除草情况。
“马上开始采摘秋茶,我们正在联系附近茶农帮忙。”代泽顺说,茶园一年三季采茶,不仅提升企业效益,还提高茶青下树率。
代泽顺有33年茶园管护经验,对于印江茶产业的变化,他深有感悟:“以前,印江只发展名优茶,一年采摘一季,不仅产量有限,还造成夏秋两季茶青浪费。现在,有龙头企业统一回收大宗茶,茶青下树率提高,茶园产值大幅度提升。”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按照集中连片栽、集中连片管、集中连片养的工作思路,建成茶园基地26.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22.21万亩。为破解茶青下树难、提高茶叶利用率的难题,年,印江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区域中心企业+小微企业(种茶大户)”组织方式,组建贵州印江宏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成为印江唯一一家集茶叶精制加工、市场营销和出口贸易于一体的股份制龙头企业,引领当地茶叶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
走进贵州印江宏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精制车间,厂房内茶香四溢,余台(套)眉茶加工设备在十几名工作人员操作下发出响声。
“公司的精制加工厂以夏秋季生产的低端绿毛茶为主要原料,通过精制加工成眉茶出口马来西亚、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公司工作人员任小平介绍,目前,只有一条眉茶精制加工生产线,每年生产精制茶叶吨,实现产值万元。
印江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丽红介绍,精制加工厂的建成,为茶企进一步提质增效、茶农增收起到更好的引领作用。
近年来,铜仁市持续狠抓茶园管理、加大茶叶生产力度、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改进提升加工技术、更新加工设备、加强科技创新。全市茶叶生产从传统的以名优茶生产为主逐渐向名优茶和大宗茶生产并举、春夏秋茶并重的生产方式转变,茶叶产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去年,全市实现茶叶总产量12.1万吨、总产值.7亿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万芬
编辑杨聪
编审朱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