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是中国西南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
梵净山正式载于史册,始于汉代。《汉书·地理志》称梵净山为“三山谷”;北魏《水经注》沿称“三山谷”。唐代《元和郡县志》改称“辰山”。宋代《太平寰宇记》称“思邛山”,因唐“思邛县”而得名,佛教于此时传入梵净山。
明初,梵净山已是佛教名山,同有数名并称:“九龙山”、“饭甑山”、“大佛山”、”大灵山“。因其三峰高耸,脉分九支,故称“九龙山”。又因金顶孤峰突起,形如饭甑,故称“饭甑山”。又因明代该山佛教兴盛,寺刹林立,为梵天净土,故名“梵净山”,俗称“大佛山”、“大灵山”。
清代,梵净山称“月镜山”、“卓山”。因朗月之夜,人影映于老金顶崖壁之上,如镜一般,称“石镜”或“月镜”;相传八月十五日子时,万国九州之影悉现于石镜中,故称“月镜山”(陈鼎《黔游记》,康熙十年,年)。
现在,该山正式名称为“梵净山”,而“饭甑山”、“大佛山”之名仍流传于民间。
地理位置
梵净山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的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县、印江县、松桃县交界处,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梵净山山体庞大雄浑,摩云接天。它不仅是中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同时也是世界重要保护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之一,是中国少有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两者重合的名山。
环境
梵净山海拔米,系武陵山脉主峰。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其标志性景点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梵净山山势高峻,山体庞大,形成了“一山有四季,上下不同天”的垂直气候特点和动植物分布带,保存了世界上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10-14亿年前的古老地层,繁衍着多种生物,其中不乏万至万年前第三纪、第四纪的古老动植物种类,成为人类难得的生态王国。高山杜鹃,美丽非凡;珙桐花开,迎风飞舞;“天降”紫薇,挺拔神奇。而以“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为代表的珍稀动物更是不计其数。
旅游季节
梵净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年平均气温15.3℃。
其中,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为24℃,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
4-7月雨水比较多,主要上晚上下雨。9-11月雨水较少。1、2月梵净山山顶会出现冰冻,下雪。山顶无夏天。
Tips:梵净山3月可看油菜花;6、7、8太平河沿途可游泳;10、11月太平河沿岸红叶漫山遍野。
最佳出游时间
最佳旅游季节是夏秋季。夏秋季节气温凉爽,不但可以避暑还可以游览到壮丽的景观。
交通信息
到梵净山需要先到达铜仁市再换乘班车,去往铜仁市有多种交通选择:乘飞机、搭火车、全程高速客运或者自驾。
飞机
梵净山所属的铜仁市有民用机场,距铜仁市区22公里,航线不多,先后开通了到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重庆、贵阳、桂林的往返航线。
铜仁市凤凰机场:机场区位优势明显,以公里为半径计算,可覆盖3省市(贵州、湖南、重庆)的8个地区、41个县市,万人。机场处黄金旅游线上,东有凤凰古城、中国南方长城、张家界(,股吧),西有梵净山、大明边城、九龙洞、石阡温泉、乌江画廊、镇远古镇、西江苗寨等景区景点。
Tips:铜仁市凤凰机场虽然距离市区不是很远,但距离梵净山较远,飞机到达后需要到市区内换乘大巴到梵净山。旺季在铜仁城北客运站(铜仁火车站前米)每天有多班客运车辆发往梵净山,票价25元/人。淡季需先坐车到江口县汽车站,再转车去梵净山。
火车
多条火车列车可到达铜仁,搭乘火车较方便。到铜仁站后,去对面可以坐直达梵净山的班车。
铜仁站:铜仁站距离市中心繁华区2公里。途径地点包括广州、重庆、长沙、深圳、厦门、杭州、上海等地,交通还算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