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五个多小时的长途奔波,到达梵净山脚下时已经是当夜十点多了,贵州的高速整体来说路况很好,路修得很平整。一路上隧道比较多,所以限速也相对多一些。但是连开五个多小时的车,也有些累了。提前预定了梵净山天福宾馆入住,简单的将手续办理完成,我来到了房间。

房间很大,但是设施显得有些陈旧,像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宾馆摆设风格,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太美了!漫天的星星看得很清晰。虽然除了北斗七星以外,我根本认不清其他星座都是什么样子,但是我敢肯定我能看见的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星座。点上一颗烟,开了一听啤酒,坐在阳台上,一边看星星一边小憩一下,还是挺悠哉的。

有一个亮光,一闪一闪的,在我面前飞过。萤火虫!我这辈子第一次见真的萤火虫,我有点兴奋,拿出手机想把他拍下来,但是不管我怎么拍,也拍不到。有可能是只有它一只在那里飞,太不明显了吧。

休息之后,我简单地收拾了一下,洗完澡,然后伴随着宾馆旁溪流的水声,进入了梦乡。

翌日清晨,我沐浴更衣,吃了碗素粉就准备上山了。虽然我不是一个佛教徒,但是我相信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只要被奉为神佛的都是好人,所以我应该尊敬他们。就像这梵天净土,是弥勒佛的道场,是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沐浴更衣再进山是必有的尊敬。

购票的时候得知,由于红云金顶维修暂时封闭,瞬间兴致就少了一多半,这次来梵净山我就是奔着红云金顶来的,结果封闭了,好在老金顶还开着,否则我真想打退堂鼓了。

进景区之后先要坐一段观光车,路旁的景色非常漂亮,水也很清澈,在水底岩石的衬托下一会儿泛红一会儿碧绿的,我心想下山的时候,我要一路走下去,在山水间游览一番。

观光车的终点是索道站,里面排满了人,我有些烦躁,因为游客们叽叽喳喳的太吵了,红云金顶的封闭或多或少给我愉快的心情蒙上了一层阴影,我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变成了沉默。

排了将近二十分钟的队,我终于上了缆车,还好同车的人素质还不错,没有那些叽叽喳喳的吵闹声,这时候我才想起来看看周围的风景。

我往旁边看去,两边都是深达百米的山谷,缆车在百米以上的空中缓慢地滑行,往下看去有些慎得慌,因为太高了。

索道支撑的结点建于两山之间,这是我目前为止坐过的最高最险的索道。一个、两个、三个,缆车缓缓地前行,已经跨越了三个山谷,我却还没有看到索道的尽头,在跨过第四个山谷的时候,在我眼前出现了终点的站台。

从一个点到慢慢地变大,我有点佩服这个索道工程,这不仅是我坐过的最高最险的索道,也同样是我做过最长的索道(经查证资料后得知:上山索道全长米,落差为米)。

下了缆车,心情也随之舒服多了,索道的终点也是森林栈道的起点,人工修建的木梯通往了山上的方向,约有米的上山栈道,想要一口气爬上去还是有些难度的。

栈道旁边是原始森林,树木林立,树荫洒满木梯,爬累了就休息一下,在树荫和微风的照料下,还是挺舒服的。栈道两旁的告示牌给游客说明了在山中生活的神奇野生动物和植物,其中蛇类居多,相传有五步一杀之能的五步蛇也在山中居住。

虽然这里听不见袅绕的梵音,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每到一处佛门圣地的时候,都不自觉地感受到一种清净,这种清净并不是在五感中而是在心中。

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相约去北京西山的大觉寺,当时正值北京最难受的三伏天,那是只要不在空调屋里呆着就会浑身湿透的时节,当我进入大雄宝殿的时候,我却感到非常清凉,那种属于自然的清凉很舒服。我不知道是

为什么,也可能这就是佛门圣地的灵性吧。

既然红云金顶封闭了,那么老金顶就一定要爬上去,与之前的森林栈道不同的是,老金顶的路非常难走,古石头台阶修得参差不齐,岩石上面渗出来的水,让石阶上面又多出来一块又一块的苔藓。陡峭的石阶,湿滑的路面,彷佛告诉上山拜佛的人,如果心不诚就提早下山,不经历风雨就看不见彩虹。

石阶旁栓着铁链,如果不拽紧铁链的话,脚一滑摔下去可能就一命呜呼了,确切地说不是一命呜呼而是很多命呜呼,因为一个人摔下去可能会砸死一片人。大家都在小心翼翼地走着,有的五步一歇,有的十步一歇。但是没有人往后退,因为上山的路只有一条,狭窄的石阶容不得两个人错身,况且大家都会有一个心理,千山万水来看你,就是咬碎了牙也要见到你。

因为路难行,原本谁都不认识谁的路人甲和路人乙相互勉励。有一个大姐实在爬不动了,后面的人会和她说:“您别着急,歇会儿再爬,再坚持一下,快到头了。”陌生人的鼓励给了大姐动力,虽然大姐爬得比较慢,堵起了后面的人,但是几乎没有人会催她,毕竟这种累大家都感同身受。

试想一下,如果这种情形换成了城市,人变成了汽车,石阶变成了二环路的话,还会是这种情景吗?那时候就应该是:滴滴声漫天,超车强并线,回首骂一句,不行别现眼。

登上老金顶之后,顶峰有一栋白房子,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燃灯殿”,供奉的是燃灯古佛。老金顶与红云金顶交相辉映,红云金顶上面有两间殿,分别供奉的是弥勒佛和释迦摩尼佛。因为佛家有横三世、纵三世之说,而老金顶供奉的燃灯古佛则是纵三世中的远古之佛,与老金顶的老字也显得非常贴切。

一般来说寺庙中佛像的摆设是有规矩的,第一个殿供奉的是弥勒佛,佛像旁边往往都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弥勒佛又称为未来之佛,有一种说法是世界末日到来之时,弥勒佛降世拯救世界后成为新的佛祖。这个说法在元末明初的时候被推崇到了巅峰,当时各路起义军分别信奉两个宗教,一个是弥勒教,另一个是明教,而这两个教派都是通过这个说法而衍生出来的。

燃灯佛是过去之佛,释迦摩尼佛是现世之佛,弥勒佛是未来之佛,这就就是佛家中的纵三世。顺道补充一句,第一个殿里面,一般来讲弥勒佛旁边供奉的是四大天王护法,弥勒佛的后面供奉的是韦陀菩萨。韦陀菩萨手持降魔宝杵,降魔杵所指的方向可以告诉游方的僧人这个寺庙是否能接待游方僧食宿。

正所谓

山容易下山难,陡峭的石梯依然那么湿滑。

与上山不同的是,虽然少了攀爬的累,却多了对于高度的恐惧,直上直下的云梯从上往下看去,多多少少会让人小腿发抖,

每个下山的人更加小心翼翼。

同样下山的路上又遇到一个大姐,因为过于害怕,她不敢正面下去,而是背过身去倒退着下,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做法,好在热心的驴友们帮助他数着台阶,为他勉励,这才一步一步地走了下去。在这里我也想说一句,旅游要量力而行,不要一味逞强,爬山的话,走出前五步还能回头,如果都走过一半了,才发现自己不行,到时候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局面就会很尴尬。

一路下山,顺着步道来到观景台。既然不能与你近距离接触,只能远眺你犹如擎天一柱般的威武雄壮。红云金顶本叫新金顶,由于夕阳会将周边的云雾染成红色的霞光,因此得名红云二字,我本想在新金顶等到傍晚看霞光的,很可惜此次与它无缘了。

原路返回,坐索道下山,到了观光车站,我打算步行下山一路上观赏来时看到的美景,可惜却被保安拦住,尽管我拿晕车不想坐车的借口当说辞,保安依旧不允许我徒步下山,他说这是景区规定,所有游客不能徒步下山,因为山中有毒蛇出没。

乘车回到山门,时间还尚早,为了不负好时光,决定去附近的云舍村转一转。

这是一个非常安静的村寨,虽然旅游给这个村寨带来了商机,但是整体来讲这个村寨的商业气息不是很浓,走在村寨里面很舒服。

云舍村是自然形成的土家族村寨,被称之为中国土家族第一村,也有世外桃源之美誉。说它是世外桃源一点都不为过,整个村寨就静静地坐落在那里,特别安静祥和。村中有一潭,名叫神龙潭,潭中有泉,泉水冬暖夏凉。在山色的照映下,潭水成翠绿色非常好看。

在村中闲逛,觉得有些饿了,信步走进了一家农家院。小院建造的很独特,当地人管这种建筑风格叫做桶子屋,除外墙以外其他全部都是木结构,院内的柱子上挂满了辣椒和玉米,显得更加的古朴。

老板很热情也很朴实,得知我想吃饭后将我带进了厨房,他说他们这里没有菜单,让我看冰箱里面的食材,想吃哪个他给我炒哪个。

我看到水池里面有鱼,我问这是神龙潭里面的鱼么?老板说不是,潭里面的鱼当地人是不能捕捞的,这些鱼是今天早上出村到对面的河里打上来的。我问多少钱一条,他说十五,我有点诧异怎么这么便宜,我再次确认了一下,他说是做完了十五元一条。

鱼不大,于是我点了两条,还点了盘黄牛肉。他问我吃不吃辣,我说就按照您最习惯的做法做就可以。

老板说做饭的时间比较长,让我到客厅去看会儿电视,在这个木制的房子里面没有空调,但是光凭电扇出吹来的风就足够我避暑了,很凉快。老板娘帮我支起了躺椅,又帮我泡好了茶水让我在那里休息,我微闭着眼睛躺在躺椅上,吹着电扇的风,听着厨房里做饭的声音,太舒服,太惬意了。

老板的手艺确实不错,而且给的量也是相当得足,美美地我又饱餐了一顿。

吃完饭,日头也慢慢地落了下来,最近这些日子行程安排得太满了,难得能有早睡的日子,回到酒店就趁早休息了。当夜梦里,我梦见明天就能和兄弟相聚了,孤独的旅行到明天就结束了,我几乎要笑醒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