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被誉为贵州第一山,位于贵州铜仁,是弥勒菩萨道场,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梵净山于年申遗成功,因此成为贵州旅游新贵,很多游客都慕名而来,这里有老金顶,红云金顶,蘑菇石,万卷书崖,护国寺、承恩寺等景点,集奇、绝、险、峻、美于一体。
我们早晨七点四十到景区大门,已经有好多人在哪里等候。等我们扫完防疫健康码后拿着身份证,刷脸进门,便可以乘坐观光大巴。一路两边绿树成荫,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坐在车里根本看不到远方。大概二十分钟路程。到了索道站还要排队拿出身份证,刷脸进门。索道大概十五分钟路程,一下索道就是多米的木制栈道,爬着挺累,需要中途休息几次。
梵净山大门不过土豪可以坐滑杆,一趟元,由当地人抬你上去。
滑杆梵净山最出名的便是雾了,这里常年湿漉漉的,我们爬到了半山腰隐隐约约看到了“蘑菇石”我不清楚为什么会把它叫做“蘑菇”,因为兀立在我面前那根石柱怎么看也不能与蘑菇联系起来。它是方形的,高约有十几米,下面小上面大,最为奇特的是顶上还有一块突出的巨石,好像有人不经意随意放上去,没有对齐,与下半截错位了,因此看起来似乎重心不稳,风一吹会随时翻倒下来似的。
蘑菇石真不能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倾倒,因为这样的“蘑菇”不止一根,不过与之相比要小一点罢了。是风?是水还是其它未知的力量把它们雕刻得如此模样?石头的纹理十分清楚,是一层一层的,分明是沉积岩。这种纹理在“蘑菇石”对面的一块被人称为“万卷经书”的巨岩上表现得更为清晰,整个山体是层层叠叠的,那一层层的岩石就好像是一堆码放得十分整齐的书籍,气势巍峨。有人戏说是唐僧从西天取经回来时途经这里不慎落下的一叠经卷点化的,倒有三分相像。“蘑菇石”和“万卷经书石”是梵净山的标志性景点,任何一个旅游者到了这里都要在这两块巨石前留个影。
万卷经书由于雾大,根本看不清楚远处的红云金顶,所以看得到也就眼前的秀美。但是等我们转完翻天印的时候,刚好看见云海慢慢散去,群山若隐若现,云雾起了又散,美极了,像仙境一般,觉得自己仿佛在天宫行走,腾云驾雾。站在山顶上感觉一切辛苦都值了,仙境应该就是如此吧。
仙境般的美景要登上金顶可不容易。登山的小道是在陡峭的悬崖的裂缝中人工开凿的笔直的“天路”,路旁安装了供人攀扶的铁链。我们双手紧紧地抓住铁链,身子贴着石壁,踏实了每一步,后人的头顶着前人的脚,一步步地似乎是垂直地攀登上去。这个时候有点庆幸雾大看不见底,不用担心能会落万丈深渊的恐惧。好在这段险恶的“天路”不算太长。
天路继续往上攀登到了“燃灯殿”,无奈由于疫情的关系没有开放,只能望殿兴叹。
燃灯殿每年的4月到9月是梵净山的雨季,雨天和雾天在梵净山保护区每年有天左右,我们虽然没有赶上晴天登梵净山,但大雾中的梵净山自带仙气,留着以后有机会再来此地时拾遗补缺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