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中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MAB)成员,同时也是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认定的世界自然遗产。美丽的梵净山,巧夺天工的美景。

黔东有一灵山,名曰梵净,一山独秀,三山生谷,得名于梵天净土,梵净山是中国少有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中国五大佛教名山。梵净山是贵州最独特的一个地标。

梵净山主要由变质岩组成,周围被广阔的喀斯特地貌环绕,使梵净山成为伫立于喀斯特海洋中的变质岩“生态孤岛”,展现了独特的地质、生态、生物和景观特征。梵净山地处于中亚热带中部和云贵高原与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山体高差达米。

它集黄山之奇,峨眉之秀,华山之险,泰山之雄。其山可称天台,于云端之上,上之穹隆接天,下之厚重住地,堪称中国的“天空之城”,立足峰顶,时而千里风烟,一览无余,时而云瀑笼罩佛光环绕,变幻万千,神秘莫测。越过云线,半山碧色半山烟云,在梵净山,触摸沧海桑田的奇观。

历经亿万年,沧海桑田,梵净山依然漂浮在云端之上,需要登个台阶,才能登顶,原本狭窄的山脊上,金顶被一分为二,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会被它奇特的外形所吸引,且云瀑、禅雾、幻影、佛光是常态。梵净山之奇,不仅在于美景,这里就像危及时刻的诺亚方舟,让众多有着上千万年历史的生物得以延续生命。

从梵净山低海拔峡谷河滩基带森林开始,先后在常绿阔叶林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以及山顶效矮林带中,陆续发现了当地许多珍稀植物的生长秘密。珙桐、鹅掌楸及最为珍惜的梵净山冷杉,黔金丝猴、藏酋猴、大鲵等......组成了梵净山千姿百态的生态孤岛。

其中包括河滩两边的枫杨林奇特根系生长特性;罕见性山地原始森林中的高大珍稀植物润楠,木荷以及西南米储等多种植物的密集交叉共存状态;长柄水青冈,亮叶水青冈,以及米心水青冈的连续分布规模;活化石的古老孑遗植物,珙桐的开花盛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