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伊人编辑

美龄此时,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让心灵和身体都能够休憩的好去处,“梵天净土”的梵净山就是这样一个能够逃离都市喧嚣的世外桃源,远离世情冷暖的洞天福地,一个令人向往的返璞归真、怡养身心的人间仙境。梵净山位于湘、黔、渝、鄂四省交界的黔东北重镇铜仁市境内,海拔米,系武陵山脉主峰,森林覆盖率为95%,是中国少有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中国五大佛教名山。梵净山既有雄奇险峻,亦不乏秀美多姿,集黄山之奇,峨眉之秀,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幽静、神秘、险峻、古野,令人心旷神怡,堪称红尘孤岛,仙踪古道,颇有遗世独立之风。在延绵数百里的武陵山脉中,梵净山独秀群峰,傲视武陵。数十亿年以来,它用自然的伟力塑造出庞大深邃的山体,用自身的努力成长出巍峨雄奇的山峦,用时间的绵力滋润出林木遮天的原始森林,用坚韧的毅力演化出生气勃发的灵动世界。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见于文献记载的梵净山的历史,大约开始于汉代。在《汉书·地理志》中,将梵净山称为三山谷,有“三山谷,辰水所出”的记载。因为梵净山有九条水脉,所以明代前期当地也有“九龙山”的叫法。不过这些名称到了明万历年间梵净山佛法昌盛之后,就逐渐消失不见了,只留下梵净山一个名字,取佛教梵天净土之意。明人郭子章曾记载:“贵州山以梵净山为第一,可比天台”。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这里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可谓遍山皆树,满眼是绿,繁花争艳,鸟兽和鸣,更似个莽莽苍苍的人烟罕见之地。山高峻险的梵净山,有着“一山四季”的气候特点和丰富的动植物分布,罕有地保存了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并孑遗着万至万年前的古老珍稀物种。珙桐、鹅掌楸及最为珍稀的梵净山冷杉,黔金丝猴、藏酋猴、大鲵……所有这些动植物组成了梵净山千姿百态的又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就像生态学专家吉姆·桑赛尔所说:“梵净山就像一个生态孤岛,上面有很多物种在里面生存、发展,它的周边就是人类活动的海洋”。从远古走来的梵净山,高山石林,深谷奇崖,山巅宝岩,无不透出鬼斧神工之妙笔奇韵。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观,为梵净山添上了神秘的色彩。置身此山中,俨然画中行,恍若仙山游。从西路朝山古道的“拜佛台”远看,梵净山又呈现出三座弥勒像并列的景象了,老金顶是弥勒坐像,新金顶是金猴朝拜弥勒像,三大主峰相连则是长达万米的弥勒卧像。千百年来该地百姓把梵净山称作“大佛山”,山即是一尊佛、佛即是一座山。驻足远眺,山体与古老的神话传说相互印证,不但蔚为壮观,也更增添山的神秘色彩,增添了佛教的文化气息。据传说,梵净山金顶之上原来完整一体的,每天日出的时候都能映出红云,故有“红云金顶”之称。弥勒和释迦牟尼曾为它争论不休,都想得到这座山的掌管权,但一直没分出个高下,无奈之下,只能用金刀将山巅劈开,弥勒和释迦牟尼各管一半,于是就有了现在金刀峡的景观。山体四维峻峭挺拔,岩壁四周既没有攀援藤蔓,也无立锥攀爬的落脚之处,可谓是天险绝岩。而走近绝壁,然而才发现绝岩极其隐蔽地派生出一条天路。后人以索桥连接金刀峡两边,并在两侧分别建立释迦、弥勒二殿,中间仅一座天桥相连,天桥之下是万丈深峡。人们攀登金顶,只能从右边上去,先到释迦殿,再到弥勒殿,而这也是颇有深意的。佛教中,释迦牟尼佛代表现在,翻爬过绝壁才能登上山巅,走过过去才能面对未来。弥勒佛代表未来,现在与未来,跨过天桥,也仅一步之遥,或许有安住当下以参未来之意。而且此殿的弥勒并非大肚笑脸,而是修炼有年、容颜压重、手持兜率宫荷花如意、起座莲台的真身佛祖。梵山净水,灵佑山人。梵净山上,有很多让人迷思的奇观异景。比如上大下小、形似蘑菇的蘑菇石,看似岌岌可危,实则岿然不动,殊不知,它已经昂然屹立了十亿年!还有万卷书崖,传说玄奘西天取经归来,路经梵净山拜谒弥勒大佛后,不慎撒落一叠佛经,经书竟化成了“万卷书”,只是不知谁能阅览出其中的精彩华章。山中还有形似天鹰的老鹰岩,惟妙惟肖的翻天印,如手持玉净瓶的普降甘露的观音瀑布,内刻“洞天福地”的九皇洞……景色之瑰丽,无不令人慨叹。梵净山中还有许多摩崖碑碣,位于新金顶半山腰的明代院道摩崖,说梵净山“委系古迹名山”。位于老金顶脚的《敕赐碑》建于明朝万历46年,由户部郎中撰写,序文多字,对梵净山的地理、形胜、资金源、佛教、传说、和兴盛等情况作了精辟的概述,碑文称梵净山为“天下众名岳之宗。”梵净山的光也是一大奇景。那缥缈不定的云雾,在微风的吹拂下,演绎出了奇妙的“佛光”和“幻影”,神奇而绚丽。拄立山顶,看日出之晨光,观落日之彩霞,其惬意自不必说,更有那宝光、佛光举世称奇。梵净山顶见到的佛光,通常为七彩光环,或为彩色光环外面同时出现四射的光芒;光环中间的人像或是头,或是上半身,有时则见不到人像,有时可以看见莲花宝座。有缘者见到此景,无不从心底里升起了浓浓的虔诚敬意,相传能见到佛光的是有福之人,能交好运。数亿万年,沧海桑田,梵净山漂浮在云端之上,需要登个台阶,才能登顶。站在山巅,观看云海日出,那云、雾、风、光,波谲云诡,恍若梦幻世界。于三千浮华中,见美景绮丽,每次朝圣,都能遇见与心灵相应的顿悟和释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9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