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夏季在贵州铜仁梵净山游玩。新华社发姚磊摄

新华社贵阳12月20日电(记者向定杰)地处贵州省铜仁市的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这里自然风光壮丽,被誉为“植物王国”“生物资源基因库”。年7月,梵净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作为海内外游客热爱的“打卡地”,梵净山多米的海拔高差和丰富的立体气候对旅游体验有着较大影响。

根据游客需求,铜仁市今年投入多万元,从梵净山山脚开始,按米高度间隔,安装了12套无人自动气象监测站,对不同高度气压、气温、湿度、降水、风向风速以及关键景点负氧离子、紫外线强度等要素进行连续动态监测。

“早在梵净山申遗之初,我们就做了许多前期工作。”熟悉情况的铜仁市万山区气象局局长张加常告诉记者,通过分析大量的监测数据,可以客观评价梵净山的立体气候资源,为其成功申创“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天然氧吧”以及5A级景区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去年申遗成功后,为了进一步加强梵净山区域生态监测保护与生态环境评估,铜仁市气象局又积极会同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布设无人自动气象监测站,一起建设梵净山的生态气象数据库。

工作人员调取梵净山近期气象监测情况。图片由铜仁市气象局提供

今年9月,基于数据库研发的“梵净山智慧旅游气象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平台能实时显示梵净山区域主要景点的生态气象要素变化和天气实况,可以发布景区未来7天逐日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间隔天气预报,景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短时临近预报,并且还会适时开展景区杜鹃花、云海等特色景观预报。

该平台还接入了梵净山景区的门票购票平台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