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蔓越莓、云南松茸饼干、陕西火龙果、甘肃南美白对虾……一场席卷全国的“农业大摸底”让消费者们惊喜连连。立足“土”、体现“特”、形成“产”,近年来各地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已建成个优势特色乡村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超过4.6万亿元,辐射带动多万户农民。“土特产”,正出现不少新变化。黑龙江蔓越莓——浆果映红黑土地上图:在黑龙江省抚远市蔓越莓种植基地,技术人员在查看蔓越莓秧苗生长情况。下图:工作人员分拣蔓越莓鲜果。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蔓越莓原产北美地区,为什么成了黑龙江特产?抚远市一家蔓越莓种植基地负责人李峰介绍,抚远地处我国陆地最东端,气候寒冷,富有酸性土壤和优质水资源,非常适宜蔓越莓生长。每年9月底到10月中旬,蔓越莓成熟了。水收时,种植田里会灌满水,机械水车将蔓越莓果实脱落下来,收集到一起。远远望去,大片蔓越莓鲜果形成一片红色的海洋,映红了黑土地。观赏蔓越莓水收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带动了特色观光游。“蔓越莓营养价值丰富,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李峰说。采摘后,基地会将大部分蔓越莓加工制成蔓越莓胶囊、蔓越莓干等。当地企业还在探索新的“打开方式”,研发蔓越莓啤酒、面膜等产品。让李峰骄傲的是,为了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蔓越莓新品种,抚远蔓越莓种子曾两次搭乘神舟飞船,进行“太空育种”。近年来,抚远市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产业发展、农户增收。过去5年,蔓越莓种植基地累计为农民分红多万元,每年带动余人就业。人民日报记者祝大伟产业简介从年引进种植至今,黑龙江抚远蔓越莓种植面积已达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去年,全市蔓越莓产量达吨。湖北鱼子酱——山清水秀鲟鱼美湖北省宜都市清江鲟鱼谷养殖车间。望作信摄湖北省宜都市高坝洲镇天平山村,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无菌低温车间里,工人们身穿防尘服,手拿镊子,正认真挑选着黑色鱼子。“这些刚取的鲟鱼子,需要经过挑卵、洗净、拌盐等20多道工序,才能装进罐子里压实密封,再经一个月左右发酵,最终形成餐桌上的鱼子酱。”公司总经理季坚义介绍,所有处理工序必须要在15分钟内完成,才能最大程度保证鱼子酱的鲜度与口感。传统的鱼子酱由捕捞自里海、黑海等水域的野生鲟鱼卵制成。我国不断攻克野生鲟鱼驯养难题,形成了世界最大的鲟鱼养殖繁育加工产业。目前,世界上70%的鱼子酱产自我国,而湖北宜都的鱼子酱就占全球份额的30%,年产量达到吨。鲟鱼养殖并非易事,从鱼卵孵化到长到符合取卵标准,杂交鲟需要7到8年时间,而高端的欧洲鳇、达氏鳇养殖周期需要15年以上。“鲟鱼对环境比较敏感,生长水温往往在25摄氏度左右,要求水质清洁、溶氧量高。”季坚义说,如今,当地的鲟鱼从网箱养殖到恒温恒湿的鱼池养殖,产量也逐渐得到控制。近年来,宜都推出多种鱼子酱产品。鱼子酱走上更多人的餐桌,也带动了宜都的农业产业发展。目前,宜都已发展鲟鱼养殖企业5家,年产值超过2亿元。人民日报记者吴君产业简介湖北宜都养殖鲟鱼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如今,宜都养殖的鲟鱼有26个种类多万尾,鱼子酱年产量达到吨。江西鳗鱼——养鳗闯出致富路江西省新余市引进美洲鳗鱼苗。图片来源:新余农业农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