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梵净山 >> 梵净山荣誉 >> 风雪梵净山
早就耳闻目渲贵州的大好河山,记得那是小学的时候,同学们过年互送贺年卡,明信片。其中有两张被我至今保存,一张是当时红极一时的本溪水洞,另一张是贵州黄果树大瀑布,所以对贵州很是向往,向往着有一天也能踏上这片心驰神往的土地。前年看到一则贵州的旅游广告,里面航拍一座拔地而起几近垂直的山峰吸引着我,山头上面被利刃般一分为二,还有两座精致的古庙,惊叹古人匠心独具。今年我有幸和几个摄友一同前往贵州黄果树瀑布采风,我强烈提议增加梵净山行程,众人刚开始响应并不强烈,后来我向大家发誓并保证,玩不好你们以后谁都不用理我,大家才同意一起奔赴梵净山。初冬时节,东北已经寒风刺骨,我们启程穿上过冬的冲锋衣,想到了南方暖和了我们再换薄衣,可到了铜仁却发现穿的衣服刚刚好,天气阴冷,每天都是阴冷潮湿,和东北的干冷虽然不尽相同,但是穿衣指数都一样,这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好不容易在小雨之中来到梵净山脚下,发现景区内的树上已经结了少数冰凌,当地人管它叫冻雨,那景色我们在北方都极少看到,在遥远的贵州却让我大开眼界。海拔随着观光缆车的上升而增加,冻雨变成了雾凇,雪白晶莹,今年在东北都没有看到的景色竟然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南方贵州看到了,这真是颠覆了我们的三观,让我们的眼镜大跌一地。俯视那圣洁无比的美景,鸟瞰这安徒生般的童话世界,一群东北人嘴里竟然啧啧称奇。快门声此起彼伏,都说和老鱼出行总有意外惊喜,我心里那真是美滋滋的骄傲啊!不觉间缆车到了终点,下车后仿佛到了仙境,大雾弥漫给此次行程带来一丝仙意,能见度多说也就只有十几二十米,我们雨中雾里又走了半小时才来到梵净山的标志景点-蘑菇石,惊叹大自然之神奇,这样的两块石头落在一起,上亿年的风雨变迁竟然没让它们分离倒塌,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感觉神奇?晴天的话在蘑菇石就能清晰看到红云金顶,就是我在广告中看到的那座拔地而起的神山,现在风雨交加,大雾弥漫,只能看出去十几米,天气真的很恶劣,导游极力劝阻我们登顶,因为那座山几乎垂直坡度,古人都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脚窝窝,虽然现在又修了很窄的台阶和铁锁链,这种极端天气,湿冷阴滑,一不小心出人命也是秒秒钟的事儿,于是大家听了导游的话,决定停止登顶。可到了梵净山不登金顶等于白来一趟,和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大概是一个意思,我和我媳妇却没信邪,两人开始了红云金顶的包场游。(其实现在想起却很后怕,也很后悔,怕的是万一我俩有个三长两短,给家庭和同行的人带来多大痛苦和麻烦啊)雾气夹杂在风雨中扫在脸颊上有些疼痛,手握在铁链上有点冷得刺骨,只能放下半只脚的台阶却高得很,抬腿不及就会绊倒,冰冷的雨丝打在眼镜片上雾茫茫一片,时不时还要腾出一只手去擦拭,近一百米的高度我俩小心翼翼爬了半个小时终于安全登顶,此刻心情又激动又后怕,反正百味杂陈吧。梵净山金顶山峰垂直高达百米,中部裂缝名金刀峡,将金顶一分为二,上有天桥相连。两边各建有一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弥勒佛。真不知古人是怎么把建筑材料运到山顶,小庙也就不到二人高,也就几平米的面积,红云瑞气常绕四周,人称红云金顶,谐音“鸿运金顶”。状若飞天游龙,又似佛手二指禅,更像人类的生命图腾。根据其形而又称“天下第一峰”。后来又陆续上来几个和我们一样胆大的游客,相互问候还合影留念,这一生只能一面之缘的朋友啊,祝你们一切如意“世上人和事,有的无缘碰面,有的擦肩而过,有的一面今生,而有人却一生相陪,相濡以沫”我在媳妇的耳边喃喃自语,感慨万千。有人说旅游就是从自己活腻歪的地方到了别人活腻歪的地方,然后又匆匆回到自己活腻歪的地方继续腻歪,这话一点不假,希望我们能在旅途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换个地方腻歪,感受人间沧桑冷暖,惊叹自然造物神奇,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和回忆,如果可以,我愿意和我愿意的人一起腻歪下去。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码字摄影不易,有喜欢的请多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