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是运动爱好者的上佳选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登山者提供了无数备选路线。盛夏酷暑,邀约好友,一同前往了贵州梵净山,约好徒步登山,下来再乘坐索道缆车。满满当当的一天,爬万步云梯到达老金顶和红云金顶,一路零距离地观赏原生态美景,体验了惊心动魄的云中索道及空中建筑,无不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去之前查看天气,准备足够的水、干粮和衣物、备用雨具,一早来到山脚下的游客中心,从东山门坐20分钟车程的中巴车到山底索道站,道路左边有一条溪流,途中还能看到弥勒佛像,山下的景色就很美。大部分游客都选择乘坐缆车上去,我们开始选择徒步上去,大概有7公里长,导览图指示要步行步才能到山顶索道站,称“万步云梯”,沿途有其海拔和步数提示的牌子。

一路上步行的人很少,偶尔可见三三两两的下山的人。上山道路并不宽,尽显风化迹象的石头台阶在这段路程中也不会特别陡峭。但是路上特别清幽,两旁的各种绿色植被郁郁葱葱,能够清楚听到溪涧流水声和知了及各种鸟儿的鸣叫声。

山中特别凉快,我们结伴而行,观赏各色绿植,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给予的一切,反而似乎不那么期待快速地到达山顶。

在距离红云金顶米左右的地方有个供游人休息的红色长廊亭子;爬到第步、海拔米的位置有洗手间;爬一半路程,第步、海拔米时,可以看到有一颗底部中空的参天大树,却长势良好、枝叶繁盛;爬了三分之二,第步、海拔米,距离红云金顶米的地方有栋两层式旧房子,叫回香坪,有卫生间,有个小院子。历经4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索道站,海拔米左右。

树底空洞树顶长势

山顶索道站的游客很多,从这儿的导览图可以看出梵净山山顶大体上呈环形。旁边排着一排类似轿子的滑竿,根据体重收费的,60公斤以下单程收费是一个人元,往返收费是元,当然,体重越往上,费用越高,可以看到不时有抬滑竿的师傅下山来。

沿着60层楼房高的木栈道往前我们到达蘑菇石景点,这里视野特别开阔,停留欣赏风景和拍照的游客也特别多。蘑菇石高约10米,形似蘑菇而得名,是梵净山最具代表性的山石景观,上大下小的造型让人感觉不太稳,但其实蘑菇石已经屹立山上达10亿年之久了。对面山崖是一块像倒立印章的石头,叫翻天印,也是景点之一。

蘑菇石

梵净山的岩石都是一层一层地叠在一起,犹如书籍,山上这种层叠的石头特别多,被形象地称为“万卷书”。岩石表层长满了青苔,使得这些历经数十亿年风雨的石头仍然显得富有生命力。

蘑菇石旁边有个九皇洞,可以看到游客在这烧香。沿着一边路线就到拜佛台,因其看对面的整个山体犹如一座睡佛而得名,这儿有卖点心,像汤圆、皮蛋粥一类的。拜佛台一边是通往西线路,一边是通往老金顶,我们前往老金顶方向。途径一块立于明万历四十六年的赦赐碑和万明洞,再往上的路特别陡峭,两边有供游客扶手的铁链,这里基本上只能一人通过,类似一线天,有着将近七八十度的陡峭,顶上设有防止落石的铁网罩。

再往上经过一个平台又是一个一线天,然后到达海拔米的老金顶,这儿有个燃灯殿,站在栅栏边环顾四周,云雾缭绕,仿佛处于云海之中。山上的风很大,很冷,提前备好的外套派上用场了。

沿着一个卖东西的休息台继续前往红云金顶,必须经过一段极险极陡的狭小一线天,差不多是垂直90度了,只能一个人过,稍微胖点的还需要侧着身才能通过。游客一路需要排队,双手扶铁链,台阶之窄之陡之险,让胆小、恐高的游客都不敢往下望。

往上到达一个平台,有个观音洞,还要再经过一个一线天,才能到达耸入云霄的顶部红云金顶。梵净山一分为二,两座山顶是由一座桥连接起来。两边相互对称,各有一个殿,分别是弥勒殿和释迦殿,每个殿后面各有一块大石头。山顶其实并不是很大,但高耸入云的空中之桥和两边的寺庙却使其自带神秘色彩,恍如人间仙境,而行走期间的游客也需要一定的胆量。

下山经过普度广场再米是承恩寺,俗名上茶殿,往前有个天街,意即天上的街市,卖些饰品,往下是龙凤亭、静心池,然后到达山顶索道站,我们乘坐缆车回程。

梵净山承恩寺

梵净山这一世界自然遗产的风景名胜,所有景象都让人流连忘返。山上森林覆盖率极高,有丰富的国家保护植物和国家保护动物,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是特别值得去零距离感受原生态之美、让人大开眼界的避暑胜地,胆大的尽管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