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尔股份():一季报高成长指引静待新兴智能终端成长机遇
类别:公司机构: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王凌涛/沈钱日期:-03-30
事件: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64.29%,归母净利润28.48亿元,同比增长.41%,扣非归母净利润27.59亿元,同比增长.57%。
年第一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24亿-9.71亿元,同比增长%-%。
年TWS成长预期兑现,Q1业绩指引亮眼。年,公司整机业务的表现较为出色,智能声学整机和智能硬件所贡献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74亿和.52亿元,同比增长79.95%和.34%,毛利率相较年分别提升2.21pct.和1.28pct.,得益于此,公司整体业绩贴近前期指引上限。值得一提的是,前期市场所担心的存货情况亦有所改善,由三季度末的.62亿元降至年末的91.71亿元,部分谣言当已不攻自破。
同时,公司业绩表现在一季度仍有所延续,以截至年12月31日的股票账面价值(1.20亿元)以及该股票年1月1日至年3月26日的期间收益率(.79%)计算,一季度公司持有Kopin股份所获得的浮盈约为3.17亿元,扣除此项权益性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司一季度预期的归母净利润约为5.07亿-6.54亿元,同比仍接近甚至超过翻倍成长,AR/VR眼镜、智能无线耳机等产品的收入增长以及盈利能力改善是最为主要的推动力。
智能整机业务具备成长潜力,大客户TWS出货下修预期逐渐消化。公司整机组装业务涉及和智能无线耳机、虚拟/增强现实、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产品:(1)近期,A客户TWS产品的出货量预期有所向下调整,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对于公司的业绩预期,但考虑当前预期出货量已达到较低的基数,后续继续下修的概率和空间已有所收窄,而且A客户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新一代TWS产品,届时或有望刺激销量的复苏;(2)VR/AR眼镜方面,核心客户Oculus去年9月发布的新品Quest2的市场需求较为旺盛,单四季度出货量超过万部,得益于此,年AR/VR眼镜出货量优于市场预期。整体而言,智能手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5G传输速度和传输容量的提升,诸多原因使得终端品牌厂商致力于寻求具备爆发潜力的智能可穿戴及IoT产品,经过几年的产品迭代和体验感升级,部分终端产品已经得到消费者认可,有望迎来持续渗透阶段,从这一维度出发,公司智能终端整机组装业务仍具备成长潜力,有望支撑公司长期维度的盈利成长。
精密零组件协同整机制造业务发展,收入及业绩稳中有升。公司精密零组件产品包括声学、光学、微电子、结构件等方向,主要产品包括微型扬声器/受话器、马达、无线充电器件、天线、微型麦克风、传感器、SiP系统级封装模组、VR光学器件及模组、AR光学器件、AR光机模组等,公司在除手机以外的智能终端整机组装业务的布局及成长,为上游相关精密零组件的成长提供了重要推动力,年,虽然全球智能手机受疫情影响同比下滑,但公司精密零组件业务所贡献的收入仍同比增长15%。当下,公司精密零组件和整机组装业务之间垂直整合的协同效应正不断显现,未来有望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盈利预测及评级: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业绩预期的负面压制因素正逐渐消化,智能可穿戴及IoT产品的整机组装以及相关精密零组件具备长期维度的成长潜力,是公司未来业绩弹性的主要支撑点,预测公司-年净利润分别为39.43亿、49.24亿和61.74亿,当前股价对应PE23.60、18.90和15.0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受全球经济下滑,消费降级、疫情蔓延影响,公司重要客户下游市场销售持续性不及预期;;(2)TWS、AR/VR、watch等可穿戴终端产品,部分下游品牌客户市场销售与推广力度不及预期
华鲁恒升():煤价拖累Q4业绩略低预期看好公司长期盈利改善
类别:公司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陈俊杰日期:-03-30
公司年实现营收.15亿元(yoy-7.58%);归母净利润17.98亿元(yoy-26.6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64亿元(yoy-26.61%);经营性现金净流入29.95亿元(yoy-19.84%)。其中,Q4营收40.72亿元(yoy+13.74%,qoq+33.51%);归母净利润5.08亿元(yoy-6.07%,qoq+31.39%)。受原材料煤炭价格成本推动,Q4业绩略低预期。
主营业务销量改善,产品价格底部持续回暖:四季度公司有机胺量价齐升,Q4销量13.38万吨(yoy+20%,qoq+15%),江山化工16万吨产线永久退出后,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华东DMF价格从9月底的元/吨上涨至元/吨,同时公司9月底DMF10万吨技改项目投产成为新增贡献。其他产品,肥料Q4销量63.45万吨(qoq+16%),己二酸销量5.54万吨(qoq+8%),醋酸销量15.70万吨(qoq+27%),多元醇销量17.42万吨(qoq+13%)。受益原油价格上涨,产品价格底部持续回暖。
其中,Q4肥料均价元/吨(qoq+3%),有机胺均价元/吨(qoq+20%),己二酸均价元/吨(qoq+14%),醋酸均价.57元/吨(qoq+27%),多元醇均价.80元/吨(qoq+20%)。受煤价拖累,山东动力煤QQ4均价元/吨(qoq+12%),公司Q4毛利率环比仅提升0.61%。年公司三费费率基本持平,其中管理费率同比增加0.25pct,财务费用同比减少0.28%。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乙二醇、醋酸、环己酮等产品价格均较年Q4有所改善,业绩有望进一步改善。
新项目持续加速推进,公司未来成长性可期:公司在建工程较去年同期增加%,精己二酸项目已于今年2月投产,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有望在今年投产。荆州基地一期环评已于3月公示,项目储备充足,长期成长性可期。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入30亿元,资产负债率维持24%,低杠杆、充足的现金流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利财务支撑。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年Q4以来公司主营业务景气提升,同时新项目逐步投产,我们上调公司-年归母净利润34.06/39.55亿元(原来为24.40/31.38亿元),新增年44.9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7X、14.4X、12.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持续下滑。
京新药业(00):集采影响趋于弱化精神神经管线快速增长
类别:公司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林小伟/王明瑞日期:-03-30
事件:
公司发布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2.58亿、归母净利润6.53亿、扣非归母净利润4.46亿元,分别同比-10.66%、+25.17%、+5.97%,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5.13亿,实现EPS0.98元。表观业绩超预期,主要是对外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理财收益大幅增长,约2.1亿元。同时拟每股派现3.5元(含税)转增0.2股。
点评:
集采对于业绩的影响已趋于弱化,精神神经管线快速增长:公司Q1-Q4单季收入分别为7.94/8.47/7.95/8.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6/1.29/1.48/2.8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0/0.99/1.03/1.65亿元,业绩下滑主要系受药品集采影响相关品种价格有明显下降,但季度利润随着集采品种的销售费用率的下降已明显企稳回升。年分业务板块看:1)成品药收入19.64亿元(YOY-10.37%),其中精神神经管线收入约4.13亿元,同比增长48%,持续快速增长,在成品药中的占比稳步提升,新品普拉克索新中标第四批全国药品集采有望进入放量期;心脑血管管线收入7.93亿元(YOY-31%),主要是受集采降价影响,但销量实现大幅增长;消化管线收入4.04亿元(YOY-3%),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但下半年已逐步恢复增长趋势,Q4同比增长达20%以上。2)原料药收入8.01亿元(YOY-14.63%),主要是受到他汀类产品集采降价影响,其中喹诺酮类原料药保持稳定增长,同比增长14%。3)医疗器械收入4.50亿元(YOY-5.13%),受新冠疫情影响海外ODM部分订单推延或取消,但公司加大国内ODM业务、标准品业务拓展力度,下半年起已逐步恢复增长。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创新药械布局陆续迎来收获:在业绩压力较大的年,公司仍坚定研发投入2.59亿元,研发投入保持增长且全部费用化。早年公司通过产品授权或合作研发的方式布局了众多创新药械布局,主要围绕精神神经和心脑血管两大领域,且已陆续进入临床阶段,有望自年陆续上市:
1)精神神经领域:重点布局癫痫、抑郁、失眠、帕金森、阿尔兹海默、精神分裂等细分子领域,构建产品管线,多个潜在合作及自研品种正在陆续充实管线。在癫痫领域,左乙拉西坦维持良好增长,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生酮饮食已启动上市推广。治疗失眠的创新药EVT提前完成Ⅲ期临床年度入组目标,预计年可完成Ⅲ期临床入组,年提交NDA申请。在帕金森领域,盐酸普拉克索片及缓释片中标第四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有望快速放量,合作产品海外Ⅲ期临床入组即将完成,国内临床试验预计年提交IND申请。在精神分裂领域,自研创新药已启动Ⅰ期临床,长效注射已完成实验室工艺开发。
2)心脑血管领域:Perflow卒中取栓装置,医院开展StreamTM产品的临床试验,预计-年获批上市,属国产第一梯队,具备先发优势;心脏搭桥手术用支架项目已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即将启动临床试验;新引进的一款应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A型手术的产品“一体化人工大血管”,已在动物实验准备和GMP建设中;公司与英国Kymab公司合作开发的PCSK9产品,具有剂量低、药效持续时间长的优势,处于CMC阶段,预计年提交IND申请。
3)其他:JXMA胶囊、P2B复方制剂等项目的研发也在稳步推进,同时公司计划年新引进4个创新产品。
大股东全额参与定增、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推进充分彰显长期信心:由大股东全额参与的5亿元定增已拿到证监会核准批文,同时公司推出了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本次计划共有93名高管和员工参与,合计筹资.72万元。大股东参与定增叠加员工持股计划,充分彰显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疫情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已经趋于弱化,我们上调-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94/6.87亿元(原预测为5.54/6.72亿元,分别上调7%/2%),新增预测年归母净利润为8.10亿元,同比-8.98%/+15.61%/+17.87%,按最新股本测算EPS分别为0.84/0.97/1.15元,现价对应PE为13/12/10倍,估值较低,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集采降价超预期的风险;新品研发进低于预期的风险。
金风科技():立足风电全面开花
类别:公司机构: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王帅日期:-03-30
事件:公司发布年年度报告,实现营收.65亿元,同比增长47.1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9.64亿元,同比增长34.10%。公司与三峡新能源等合作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于新乡市成立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包括风光储在内的新能源资产运营业务。
立足风电,全面开花: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4,,.86万元,同比上升61.62%;年对外销售机组容量12,.66MW,同比上升58.26%,其中3S/4S机组销售容量明显增加,同比增加.57%;2S机组仍为主力机型,销售容量达到10,.30MW。
公司国内外运维服务项目容量14.12GW,同比增长28.5%,实现收入44.34亿元,同比增长23.93%。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全球累计权益并网装机容量MW,实现发电收入40.19亿元,风电场投资收益10.35亿元。
老兵不老,砥砺前行: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居安思危,前瞻布局。风电机组方面,公司全行业首创“大小兼顾”的风电机组开发路线,推进陆上/海上大容量机组落地同时紧抓老旧风机改造利基市场。风电服务方面,公司凭借SOAM、iDO、iGO等智慧系统为客户提供全寿命周期一站式服务。风电场开发方面,公司积极开展项目申报,储备项目充足,风电利用小时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迎风展翅,未来可期:“双碳”愿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全社会共识。今年以来利好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文件频繁出台。各大央企纷纷发布以大力发展新能源为核心的行动方案,以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为核心的就地消纳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增量消纳方式。我们认为,未来风电整机行业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产品毛利和品牌溢价将得到修复,公司在风电智能化运维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的前瞻布局也将得到兑现。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年、年和年实现营业收入为.23亿元、.80亿元和.19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为37.09亿元、42.47亿元和45.49亿元,以昨日收盘价计算PE为16.7倍、14.6倍和13.6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相关扶植政策兑现不达预期;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不达预期;公司新业务开拓不达预期。
康德莱():经营性现金流大增扩产加速业绩有望明显提速
类别:公司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林小伟/黄卓日期:-03-30
事件:
公司公布年报,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6.45亿元(+45.60%YOY);归母净利润2.03亿元(+19.20%YOY);扣非归母净利润1.85亿元(+18.66%YOY);实现EPS为0.46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
扣除一次性费用及子公司并表因素,年康德莱主体利润增速高达44%,远超市场预期。年公司一次性费用增加较多,其中汇兑损失较年增加万元,股权激励费用新增万元。年三季度末公司完成对广西瓯文并表,因此Q4该并表增厚因素已经消除,表观收入利润增速略有回落。若扣除瓯文及另一重要子公司康德莱医械的贡献,年康德莱主体公司预估实现净利润约1.63亿元,同比增长16.36%,若加回约万元一次性费用影响,母公司净利润将突破2亿元,同比增幅超过44%,远超此前市场预期。公司在核心生产基地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停产的情况下仍实现了全年业绩明显提速。
经营性现金流大增,毛利率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提高。年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03亿元,同比增长57.3%,净现比高达1.99,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经营性现金流大增同海外贸易账期收短,内销市场议价能力提升有较大关系。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0.7pp至38.58%,其中公司核心产品如注射器、成品针等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费用率方面,由于渠道商广西瓯文并表,销售费用率较年上升1.42pp至11.48%。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率则保持相对稳定。
固定资产投资加速,业绩提速具有持续性。截至年末,公司固定资产总额9.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11%,主要是生产规模扩大的配套基建以及技改后设备的升级改造。但在建工程总额达到.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9%。年公司向子公司浙江康德莱增资2亿元,并新购置2.22万平方米土地,着力发展医用穿刺器械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期公布的年重大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公告显示,公司预计年度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共计人民币6.96亿元,主要用于多个基地扩产,主要扩产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留置针、美容包、胰岛素针和小规格注射器等,加速扩产将支撑公司业绩持续提速。
年将成为康德莱转折年,多维度促成戴维斯双击。随着新冠疫苗全面接种,康德莱年小规格注射器订单激增,且产能已提前做好布局。康德莱出口资质健全,海外渠道强大。新冠疫苗订单有望在年为康德莱贡献亿元以上的利润,新增产能投放速度快且不影响原有其他产品。叠加今年留置针集采收入确认增加、美容针上市、胰岛素针等消费单品收入贡献度提升,我们认为年起康德莱将正式步入戴维斯双击阶段,未来可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为医疗穿刺输注器械龙头,考虑到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大增,小规格注射器有望贡献可观收入,美容针和胰岛素针等消费产品逐步放量,调高~年EPS为0.79元(上调3.9%)/0.93元(上调3.3%),新增年EPS为1.15元,现价对应~23年PE为28/23/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延期;集采价格大幅下降;美容针推广不达预期等。
三特索道():景气度稳步回升定增落地新模式开启新篇章
类别:公司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曾光/钟潇日期:-03-30
年归母业绩同增%,整体符合预期
年,公司营收4.05亿元/-40%,归母业绩万元/+%,扣非业绩亏损1.60亿元/-%,处于业绩预告中枢符合预期,期内转让5家参控股公司非经收益对冲疫情影响,EPS0.21元。Q4单季,公司营收1.53亿元/-0.8%,归母业绩万元/+93%,扣非业绩亏万元,同比减亏.40%,业务环比持续回暖,Q4收入同比基本持平。
Q4业务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成本费用管控效果显著政策放宽、情绪回暖,Q4收入恢复至19年同期,各景区分拆:1)华山索道营收万元/-68%,净利润万元/-78%,客流-70%;2)梵净山营收1.84亿元/-36%,净利润1.02亿元/+6%(剔除非经-59%),客流-21%;3)猴岛营收万元/-51%,净利润万/-91%,客流-37%;4)东湖海洋公园营收万元/-34%,净利润万元/-90%,客流-8%。盈利项目营收3.69亿元/-46%,净利润1.30亿元/-46%,客流-41%;亏损项目营收万元/-17%,净利润合计亏损万元,同比增亏10%,但客流+65%,系湖北项目免票政策带动。
年毛利率为39.1%/-18pct,折旧、人工成本刚性,净利率为6.6%,/+3pct非经贡献。管理/财务费率同增17、6pct,销售费率降0.68pct。
文旅部放宽出游政策,聚焦索道+创新业态探寻成长新动能3月文旅部放开景区游客接待上限,目前国内疫情形势基本稳固,文旅局将限流主导权交至地方政府,政策因地制宜将助力景区疫情后恢复。公司未来聚焦索道主业+创新产品业态,一方面轻资产输出+新项目开拓做大索道主业,另以“生态主题乐园”为战略发展方向,千岛湖牧心谷项目将为标杆项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