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什么危害 http://m.39.net/pf/a_4591208.html

去过两次施秉云台山,总的感觉景色一般,而且游览全程一点也不费力,找不到畅快淋漓的感觉,但是上周末,四处寻觅徒步佳地的我去探访以前遗漏的云台山周公殿徐公殿一线,对云台山的印象一下子改观了。

从石阡开车出发的时候是个阴天,我有两个徒步目的地:施秉云台山和镇远铁溪,我通过路上看到第一个字笔画的单双来选择去处,最后选择了施秉云台山,从云台山被评定为世界自然遗产后,我还是第一次来,景区门口正在大兴土木,整个大修把方向赶都搞乱了,加上新近开工的“三施高速”,还不说,要不是熟悉路程,还真难找到景区入口。

虽说是“世界自然遗产”,整个景区还是冷冷清清的,少有人迹,这和仅仅是4A景区的梵净山形成鲜明对比,卖票的小姑娘说,由于玻璃栈道还没竣工,目前票价还是60元,以后就是元了……我从进景区不远的那条小道向上走,经过第一灵关就来到徐公殿线路口,根据说明,往返徐公殿景区要3个钟头,目前12点钟,我启动了徐公殿徒步旅行。这是一条人迹罕至的线路吧,整条线路就在山谷沟壑中盘旋,除我以外,8公里左右没有见到一个游客,想象一条石阶古道仅供我一个人走,这是多么高的礼遇哟。过了二道灵关的亭子,我就消失在盘山栈道里了,清幽的步道,抬头看不到天,灌木屏蔽之下,有种在黄昏行走的感觉,想象突然会钻出一只老虎,或是一伙强盗……毛骨悚然一阵后才从想象里恢复过来,先要经过一条河,河上有一座石桥,名唤“渡云桥”,桥长10多米,宽约1.8米左右,看过桥碑简介,此桥修建于明朝早期,为何要在这人迹罕至的山谷中修座桥,大概只能问问徐公殿里的塑像了,可是桥碑却说这桥是修来葬送一位将军的好运的,因为这人忘恩负义,没有好好款待为他飞黄腾达选择好住宅的风水先生,桥既可以行走,也可以寓意为一具弯弓,旁边的山峰就是一支弓箭,据说这姓皮的将军后来因为贪贿被朝廷罢官了。这种题材故事在我们石阡也有,如本庄代家坝那个阴阳先生的故事……也许这是一个中华民族共有的传统故事。

过桥后是一条更为深悠的古驿道,全是清幽的石板铺成,在周围县市很少见的,驿道旁也有一座亭子,还有一座坟头盖瓦的孤坟,一块小石碑,但字迹模糊,看不清死者的生卒年代了,我猜想是不是修行的道士,想到他们都是得修道人士,也没有觉得有害怕的感觉。从亭子回到驿道,两旁全是古木参天的古树,走到半山腰,看到一座木房古庙,呈梯级递进两间木房,供奉着几尊木塑像,相貌极为狰狞,但却没有看到管理庙宇的道士,四周空无一人,却有这一片房子,平添一种阴森气息。驿道旁有一座香庐,这就是周公殿了,这里最引人回味的是香庐上的一首“回文诗”: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浅水浅州沙宿雁,州沙宿雁楚江秋。回文诗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据说该诗暗含对周慧修道不成的遗憾和惋惜。根据碑文介绍,这周公殿是祭奠一个叫周慧的明代道士修建的,修在半山腰寓意这是一个没有得道成仙的道人,我们俗话的的“游尸”,据说这周慧因为修道过程中看见一个美女动了凡心而坠崖死亡,山顶一起修炼的徐公感伤他缺乏定力修建了这座古庙纪念他。

过了周公殿,我继续向徐公殿攀行,还是一颗颗参天的古树,一座座怪石嶙峋的山崖,一级级穿行于山石中的石阶,台阶拾级而上,像永远走不完似的。已经是深秋,山涧中不时看到一片片火红的树叶,若一团团燃烧的火苗。石阶旁不时出现一条小溪,溪流淙淙,却更显出云台山的宁静,就像北宋诗人程灏《游月陂》里说的“林下泉声静自来”那样。走着走着,仿佛有人说话的声音,待我凝神静听,却又没有人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不是有鬼说话,千多年前隐居的大诗人王维也曾有过这感觉。

路途中还有一座修建于明代的“会仙桥”,这是一座菱形的石桥,有一定的物理科学在里面,较好地解决了流水冲击与疏通的关系,得以保存至今,堪称奇观。

走到盘龙坳的时候,看到了三道灵关,我觉得徐公殿应该不远了,石阶上的落叶扫得干干净净,青石板铺就的山门上,工工整整的写着“一天花雨”四个字,旁边石壁上镶嵌着几块石碑,其中一块注明同治年间有盗贼由于抢劫山上道人被官府判刑的告示,让人对云台山的历史悠久肃然起敬,站在“一天花雨”廊道上,云台山千沟万壑全在眼底,蔚为奇观,这是云台上一个著名的观景台。走过一天花雨,山阶上全是参天的古柏,最大的一棵柏树树干上缠满了红布,还挂了一块木牌,注明此树树龄多年。山阶一转,终于看到了徐公殿,这是一处有几丛院落的古殿,有三个道士正在院中捆绑扫帚,一女两男,原来一路山阶的落叶是他们清扫的。我想向他们问好,女道士和我搭话,赞扬我有坚持跋涉的毅力,她旁边那个男道士却翘着山羊胡子一言不发,我可不管这些,毕竟有几个钟头没有人和我说话了……孤独久了渴望与人交流,这话我信。

徐公殿里供奉有成仙的道士徐贞元,他死后肉身不腐,成为远近闻名的得道高士,后来肉身毁于一场大火。现在的徐公殿都是后人恢复的。

下山时我走了另一道没有清扫落叶的步道,依然清幽壮美,我不时站在观景台上,对着山谷长啸高歌,山中苍翠的古松让人印象深刻,即使黄山的迎客松也不过如此独特。

让我永远眷念的是那条攀上徐公殿的翠柏古道,一天花雨牌坊上堆积的落叶,和徐公殿前那几颗古柏下供人歇息的古石坐墩,在我以后的梦里又将添几道乡愁喽。

云台山徐公殿线路,真是一道充满历史古韵沧桑的经典线路,让我纠正了以前对云台山的轻视和漠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0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